公 崢
(松原市農機工作總站(農機監理所),吉林 松原 138000)
發展是長時間以來的主題,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問題是城鄉發展不均衡,發展不充分主要體現在農業發展方面。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始終堅持農業發展,根本目的是統籌城鄉共同發展,理順城鄉關系,從而推動農村更好發展。深入了解振興戰略和農業機械化,明確農業化的積極作用,針對當前面臨的根本難題,提出培育合作社的建議。
現階段,農村現有的勞動力較少,導致土地經營的專業化和集約化趨勢更加明顯。通過現代生產經營形式,可以逐漸替代小農經濟,真正的提高農業產量。在推行農業規?;l展中,農業機械化發揮重要作用。借助先進的設備,可以減少成產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實現標準化生產,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在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走進人們視野。當前在我國新型經營主體中,合作社達到193.3萬家,入社農戶超過1億戶。經營主體主要將機械作業當作主要生產模式,利用農機替代人力,借助農機作業可以搶占農時,提升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范圍。若沒有實施機械生產,新型主體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經營目標。機械化生產是新型主體重要支撐。
實施供給側改革中,綠色發展為基本要求,實行綠色生產可以強化農業的良性發展能力。2017年農業部頒布《農業綠色生產方案》,文件中提出應將機械化設備和技術作為重要牽引,積極推廣應用機械化設備,為綠色發展提供物質保障。機械化設備在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推廣應用綠色環保和智能農機,可以提升農業產品數量和資源重復利用率,有效緩解農業環境的壓力,建立綠色生產的方式,有效治理農業污染。
農機裝備是保證農業向現代化過渡的重要支撐,是現代化農業發展需要。當前,農機裝備在綠色環保和高性能等各個方面存在不足,個別環節或者區域存在有機不能用和無機可用的問題,供給側改革應該對準調整生態結構和綠色發展需求。通過實現政策補貼,加快企業研發力度,加大財政投入,為現代化農業提升提供適合的農機裝備。農機化應該滿足農產品和糧食機械化需求,為我國農產品及糧食安全提供技術保障。一方面農機化從耕種收向生產過程發展,例如水稻機械化生產既包括耕種和收割,又包括選種和育秧。另一方面是應該將發展重心放在農作物生產等各環節?,F階段,水稻育苗和插秧等各個環節、稻谷烘干、甘蔗及玉米收獲環節均應該提升機械化水平,積極引入大量的機械設備。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中,更新農業機械及設備轉型升級是當前主要趨勢。在機械設備中安裝GPS導航和北斗導航,深耕機械中安裝檢測儀,利用無人機開展植保工作,提升機械化作業效率及質量。機械化生產過程中應該防止出現耗油量高和排放污染高的問題,積極實施環保處理。
首先應該加大農機生產宣傳力度。通過短信和公眾號等現代化媒介宣傳安全生產法規及知識,借助購置農機補貼和推廣演示新技術等將安全生產及法規深入至田間,積極發放安全生產資料。定期組織購買農機人員聽取教育課,播放農業生產教育片,在當地學校展開安全知識教育活動,由學生向家長傳輸安全生產法規及安全生產知識,提醒農戶安全生產,形成共同創建安全生產的環境。其次應該進行源頭預防治理。為保證機械化生產的安全性、可靠性,農機在投入市場前應該經過鑒定,為提升農機產品的質量,應定期檢修保養農業機械,保證農業機械發揮自身良好性能。此外還應該保證農機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只有經過檢查合格才可以持證上崗,定期組織專業化培訓,提升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從源頭避免出現安全隱患,防止發生安全事故。最后應該加大監管安全生產的力度。監管部門應該聯合當地交警和安監部門開展檢查活動,尤其在農忙或者節假日階段,對無證駕駛和酒后駕駛的人員依法處置,對不禮讓和不文明的行為實行教育。通過嚴格執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防止出現違規操作的行為,保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到威脅,為農機生產營造良好的環境。
綜上所述,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行振興戰略”是新農村發展的中心任務及總綱領。實行振興戰略與農業機械化有直接關聯,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承擔自身責任,積極發揮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及地位。作為現代化農業和生產力的重要標志,農業機械化發揮重要作用,大大提升生產效率,推動規?;a,提高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強化農業效益,促使農民獲取可觀的收益。農業機械化在推動振興戰略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升生產力,推動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