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爾古麗·馬乃
(新疆呼圖壁縣園戶村鎮人民政府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 昌吉 831200)
以習近平“三農”工作重要思想論述為指導,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理念,以保護為先,以治理為根本,抓住草原生態保護建設重要機遇期,啟動實施草原生態環境建設“攻堅拔寨”行動,全力破解草原管護、草原建設、草原治理瓶頸,完善各項草原發展制度建設、法制建設。突出草原發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切實加強草原產業宏觀指導,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PPP模式、政府+新型經營主體+草場農戶模式,加快草原基礎信息調查、植被修復、草原建設和科學利用,促進草原生態與山水林田湖生態有機結合,為美麗中國做出重要貢獻。
草原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違反科學規律的掠奪性管理將導致草原的嚴重退化。統計數據表明,新疆的天然草地每年以0.5%的速度退化。目前,新疆85%的天然草地已經退化,荒漠化和鹽堿化,其中37.5%被嚴重退化。整個地區的天然草地面積減少了很多。
畜牧業生產方式尚未完全改變。一些農戶生活在分散的土地上,與人類和牲畜混合在一起,導致房屋前后的牲畜和家禽糞便溢出,嚴重污染了鄉村環境。近年來,一些地方沒有樹立生態環境改善意識,沒有守住生態紅線和底線,盡管加快了畜牧業規范化小區的建設,一些地方畜牧業發展注重數量,畜禽散養比例有所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不高,有的地方達不到50%,畜禽糞污侵蝕草場、破壞草場的情況時常發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不斷理順畜牧草原機構設置、機構層次,自治區級、地市州級畜牧草原管理機構不斷優化,人員編制、辦公條件、設備設施、科技研發、產業化服務等都達到了一定水平,接近和超過全國其他地區同級的水平。但是縣級、鄉鎮級的畜牧草原管理機構有的辦公條件已經過時,老化并受到嚴重破壞。對災難和流行病的應急反應薄弱,社會服務不能滿足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要求。部分縣市在科研經費、發改立項、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素質提升、辦公條件改善、應急設備設施配置、專業演練、科技創新等方面仍有短板尚未補齊。
在新疆,很少有企業進行集約加工,延伸產業鏈和增強圍繞畜產品的競爭力,尤其是缺乏克服國際貿易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的實力。另外,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系的機制還不完善,產業合作社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結構比較松散,覆蓋面低,功能薄弱,作用有限。
各地要正確處理好草地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之間的關系,盡快制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各種草地開墾活動,糾正短期經濟利益,損害草地的利益。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強按照“從源頭嚴格預防,過程嚴格管理,后果嚴厲”的思想約束制度。
當前,新疆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總體上不高。主要表現一是在畜牧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度較低,只注重發展第一產業;二是畜牧業加工深加工層次不高,加工鏈條較短,在全自治區超大型、集團化、集約化、產業化的大型超大型畜牧業加工企業還不多;三是畜牧業品牌建設之后,缺乏更多的響亮的畜牧業加工產品品牌;四是企業與農民利益關系的機制還不完善,產業合作社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結構比較松散,覆蓋率低,功能薄弱,作用有限。
在繼續實施退牧還草,利用風沙資源,豐富和提高建設內容等重大項目的同時,結合新時期草地生態建設的總體情況,積極規劃草地生態恢復重大項目。基本思想是根據當地情況調整措施,對措施進行分類,搞好“四個”。首先,對于嚴重退化和生態脆弱地區的草地,應加強草地圍欄設施的建設,加強管理措施,增加生態獎勵和補給,并在一定時期內實行“區域性”禁牧,重點是自然恢復。二是在一些水,熱,土壤和植被條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天然草地上,應加強農藝措施,通過補種,施肥和去除雜質來提高草地的產量和質量。第三是建設整個地區。在灌溉和土壤條件較好的土地上,應建人工草料基地以減輕天然草地的壓力。第四,好好利用。在草原生態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要大力推進輪牧和休牧,實現草原平衡,加強畜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
在草原管理以及畜牧業發展中,我們必須乘船出海,充分利用草原管理和開發的優越資源和成功經驗,積極促進森林草原的全面深入融合,實現森林草原的全面發展,共同譜寫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