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紅寬
(河南省南樂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南樂 457400)
隨著豬肉市場的日漸繁榮,生豬養殖數量不斷增加。但是,一些農村飼養戶或者中小型養豬場因此忽視衛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導致許多疫情發生,使生豬死亡率提高,對養殖戶經濟效益產生較大影響。對此,應針對豬防疫中的常見問題,有針對性的采取解決措施,以此提高豬防疫效果。
在生豬養殖中,一些中小型養殖場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忽視養殖場的選址和布局,使養殖環境變差,引發許多疫病,反而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在選址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為了交通便利,通常將豬舍建設在臨近公路之處,多為主干道兩側,為疫情發生埋下隱患;一些養殖戶管理不夠科學,仍然沿用傳統養殖模式,為管理工作帶來極大不便,不但不利于打掃衛生,還對疫情防治工作帶來極大阻礙。在布局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豬舍分區不夠合理,內部的生活區、生產區、管理區混亂,界限不明確,甚至一些養殖廠未科學設置各個區域,導致一系列問題發生。
許多豬場設置在農村或者偏遠地區,飼養者的理論水平較低,防疫意識淡薄,一些飼養者過于看重經濟效益,認為注射疫苗會增加飼養成本,因此排斥防疫工作,甚至沒有想過加強豬舍的免疫防范管理;一些飼養者不考慮實際情況,在利益的驅使下,采用短期育肥的方式逃避注射疫苗,以此來達到防疫效果;一些豬場在防疫過程中,因操作不規范,疫苗劑量、時間、程度不足,導致生豬在防疫后受到傷害,甚至防疫失效,由此產生重大經濟損失。
在疫苗運輸中,許多疫苗需要在低溫狀態下保存,但事實上,一些疫苗暴露在室溫環境下,尤其是在夏季,當溫度超過30℃常常會使疫苗瞬間失效,無法達到防疫效果。此外,疫苗在注射時不夠科學,由于注射人員個人技術有限,缺乏科學指導,疫苗配置和注射位置不當,或者因沒有對生豬有效保定,導致注射量不足,無法達到預期防疫效果[1]。
因部分養殖戶在生豬飼養過程中,疫病防治意識不強,當出現病死豬后,無法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加上飼養場的規模相對較小,飼養戶不愿意承擔無害化處理產生的經濟投入,常常將病死豬隨意丟棄或者就地填埋。此外,一些飼養者的法律意識淡薄,將病死豬投入到市場中進行銷售,對動物市場秩序與消費者身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對于中小型養殖場來說,由于占地面積較小,農村養殖戶可將豬舍建立在自留地中。在選址方面,應盡量選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之處,如若必須建立在主干道附近,應建立隔離帶,以免疫病傳染。在豬舍建成之后,應合理布局,在入口處設置消毒室,對往來人員和設備進行消毒,明確劃分生產區、生活區域管理區,并設立隔離設施,定期對生產區進行消毒,嚴格控制飼養環境,以免為疫病傳播提供助力。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養殖者應嚴格按照國家防疫要求,對生豬進行有效的防疫;還要樹立長遠眼光,在接受疫苗的基礎上,構建科學完善的免疫程序,使該程序貫徹落實到生豬出生到出欄的全過程。根據豬舍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疫苗的類型,并嚴格規定科學指導防疫,只有增加疫病防控方面的投入,才能夠確保生豬的健康,保障養殖者的經濟效益,還可避免病豬流入市場,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此外,還應做好動物防疫物資保障工作,配備疫苗冷藏車、冷藏庫、冷藏柜等冷鏈設施,確保采購的疫苗能夠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存儲,通過構建物資保障體系,確保免疫效果不受影響。
防疫人員的技術水平對防疫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對此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使防疫工作更加系統、規范,保障防疫質量。同時,還要適當提高基層動物防疫站人員的待遇和生活質量,上級部門加強對農村豬防疫問題的重視程度,通過政策扶持、財政撥款等方式,加強農村防疫隊伍建設,引進先進的設備和疫苗,提高防疫者的工作技能與覆蓋面,進而使豬防疫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1)建立集中無害化處理廠,引入焚燒爐等相關處理設備,落實各項管理者的工作與職責,使病死豬得到無害處理。
(2)針對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和屠宰場,應同步建立覆蓋該區域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針對病死豬以及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3)加強對非法處理病死動物的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使飼養、經營、屠宰、運輸動物與加工、儲藏動物產品的企業進行無縫對接,使違法分子沒有可乘之機,以免病死動物流入市場,確保動物產品市場的綠色健康。
綜上所述,在生豬養殖過程中,為了避免感染疾病,影響豬的健康,應及時做好防疫工作。對此,飼養者應提高防疫意識,科學選址、合理布局,健全無害化處理設施;防疫人員應積極參與培訓活動,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作為,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投資力度等方式,落實好生豬防疫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