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興安嶺調查規劃設計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
在林業工程建設中種植、培育、采伐和使用樹木是主要內容,在實際的播種前,需要先了解土壤的肥沃程度與酸堿性,降低土壤因素對種子的生長發育的影響。根據實際的調查結果,制定應對方案,完善整個種植過程,保障樹木養護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顯著提高相關人員的樹木養護水平。
林業工程建設工作主要是做好對樹木種植及生長的有效規劃工作。從播種到病蟲害防治,都要做好相應的分析和規劃工作。近年來,我國林業工程建設推動了社會發展,但是在樹木養護和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較大問題,一旦解決不及時,勢必會影響林業工程建設效率。因此,相關單位需要分析樹木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林業資源對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在改良養護管理技術的同時,也要從促進經濟建設的角度出發,開發并優化全新的樹木養護管理技術,以保證林業工程的建設和發展[1]。
應用土壤管理技術,主要是為了提升土壤的通透性,提升土壤吸收水分的效率。就目前來講,城市中的土壤肥沃程度相對較低,不利于城市的綠化樹木的生長。因此,為了保障城市綠色建設中的樹木養護管理工作,技術人員應盡可能地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
首先,需要對待種植區域的土壤進行翻新或深翻,使土壤與空氣、水分充分接觸,防止土壤水分流失,提升土壤的流通性。其次,樹木的隔行和行間也應深翻,可幫助土壤吸收更多的養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土壤管理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注重空氣和水分的質量,提升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保證土壤的成熟度和肥力。尤其在樹木生長過程中,為了保留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應及時拔除雜草,保證土壤的流通性,為林業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保障[2]。
在林業工程建設中,要想優化樹木養護管理技術,就需要做好肥料供給工作。針對不同的樹木類型,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肥料。同時要根據不同時期樹木生長的速度而定,比如春季與夏季初期,樹木生長的速度比較快,需要大量的營養。并且此時期土壤中的微生物幾乎不活動,所以,為保證樹木的生長速度,要特別重視土壤管理,科學的施肥,為樹木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而秋季和冬季,施加一些有機肥料,有利于樹木根系的生長。干旱的春季要施加速效肥,控制好施肥時間,不可過早,因為若過早施肥樹木有可能還在休眠期,無法吸收這些營養物質。
近年,隨著我國生態環保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林業工程快速發展,林業工程的建設效率得到提高。我國由于每個地域的濕度、光照和溫度各有差異,病蟲害的類型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技術人員需要充分考察當地的水文、地質、溫度及光照條件,科學地開展病蟲害防治的工作。如在北方地區,由于溫度相對較低,該地域的病蟲一般都有較強的抗寒性。技術人員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需要依托先進的技術并有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利用天敵防蟲法或藥理驅蟲法等,防治病蟲害滋生和蔓延。
被移植的大樹非常容易受低溫影響,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的進行防凍和保暖工作。入秋后盡量減少使用氮肥,可使用磷肥,提高光照的強度,增加光照時間,增強大樹的抗寒、抗凍能力。
澆水后,要將堆積的土埂拆除,并將土埂推積在大樹的根部,這個時間段需要對樹木根部的土壤不斷的疏松,從而更好的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種植時,若想讓大樹更好地生長,還需要適當的種植一些植被。
在夏季大樹進行移植過程中可以搭建蔭棚,以便有效的減少陽光對大樹的傷害,若沒有落實遮陰工作,則需要加強噴霧工作。
管理樹木時,要加強對土壤的處理,對于土壤板結現象,要使用中耕技術解決,此技術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溫度和通透性,加快肥料的分解速度,林業工程肥料的使用情況及特點需要以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樹木年齡進行確定,以更好的發揮施肥的效果。
植物生產茂盛時,需要加強清理雜草的工作,以免雜草爭奪樹木的養分。雜草要盡早處理,除草時,盡量避免使用化學除草劑,以免污染環境,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
新時期,想要提升林業工程的建設效率,需要做好樹木養護和管理等工作,提高土壤管理技術,提升肥料的施用效率,完善病蟲害防治水平。針對不同的樹木類型,應選擇合適的樹木養護技術,在優化林業工程建設效率的同時,為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