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娟,王碧林,李 菲
(1.西安市藍田縣園藝站,陜西 西安 710500; 2.西安市藍田縣農村能源工作站,陜西 西安 710500)
下面以洩湖鎮馬王村為例,淺談藍田縣農村科技扶貧的現狀及對策。
馬王村隸屬于藍田縣洩湖鎮,下轄6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85.33hm2。全村共336戶1370人,其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在冊貧困戶30戶,低保戶41戶,五保戶5戶6人,黨員25人,移民搬遷30戶,92人,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帶動220戶,908人。村級主導產業為櫻桃、核桃,現有櫻桃86.67hm2,掛果40~46.67hm2,未掛果40hm2,核桃20hm2。
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在冊貧困戶30戶,貧困面大,脫貧壓力大。針對換屆改選后,村情較為復雜,我將嚴格按照《藍田縣科技特派員聯村扶貧管理暫行辦法》,圍繞縣上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沖在一線、干在實處,幫貧解困促發展”大調研活動,深入開展走訪調研,摸清村情民情,幫助該村制定櫻桃等主導產業技術方案,扎實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對精準扶貧、脫貧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重點落實一戶一策、因戶施策的辦法,引導村委會成員抓產業、抓扶貧、抓實施,發展壯大農業主導產業和集體經濟,為該村實現全面脫貧打下堅實基礎。
規劃引領,引導發展特色產業。在該村選擇1-2家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種植大戶,建設櫻桃示范園2個,力爭2019年底指導建成縣級科技示范園1個,引進推廣新品種2個、新技術3項;培育產業科技示范戶3戶,培育農村鄉土人才1~2名,致富帶頭人2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個,輻射帶動主導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
培訓賦能,給力產業扶貧。積極開展科技培訓,根據樹體生長規律,為村上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提供整形修剪、科學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農藥的合理應用、農產品科學營銷等技術培訓和巡回指導,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年內為全村櫻桃栽培管理以及農產品電商銷售等技能培訓10~12場次,培訓農民300人次,并堅持后續技術跟蹤服務工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櫻桃栽培管理技術資料600余份,通過培訓指導,引導貧困戶進行科學化種植,為村主導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認真貫徹中省市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精神,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示精神,以發展特色產業促增收為重點,以全面增強造血功能、增加貧困農民收入、促進民生改善為目標,以科技服務培訓為抓手,努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能力,激發未脫貧戶內生動力,實現脫貧愿望,讓已脫貧戶收入持續增長,為協調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
組織開展生產技術和實用技能培訓活動,普及櫻桃規范化生產管理技術。利用幻燈、網絡、微信等高科技教學手段,調動群眾的參訓積極性,提高技術培訓的效果。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做好指導示范,引導種植戶將所學知識和實際生產有機結合,切實掌握生產關鍵技術,不斷提高生產管理技術水平。
以示范園建設為抓手,大力引進優良品種,推廣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生產管理技術,促進櫻桃產業提質增效。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模,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為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輻射帶動特色產業壯大發展,穩步增加農戶特別是脫貧戶的收入,鞏固產業扶貧成果。
在培育長遠產業方面,加大櫻桃產業發展扶持力度,加強對果農技術培訓,進村進園現場培訓指導,改造提升現有果樹老園。發展短期增收產業方面,鼓勵有條件、有勞力的貧困戶發展林下養殖、蔬菜、光伏農業等產業,力爭使每戶貧困戶都有2~3項增收致富產業。
我縣通過科技特派員聯村,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科技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效結合的新模式、新辦法,不斷提高我縣的農業科技工作水平,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