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梅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古城街道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新平 653400)
古城街道位于縣城西南部,東鄰桂山街道青龍社區,南連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接平甸鄉紅星村委會,北以平甸河為界。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2740m,最低海拔1280m,氣候屬溫帶,日照充足。本地山區面積大,多數以上民眾生活在山區。當前,緊抓興林富民工程,加大山區林業開發力度,加快林區綠色經濟帶發展成為本地林業發展著力解決的熱點話題。文下做如下論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著力于林權制度改革,配套相應的改制政策,做好林資評估工作,健全完善林木采伐機制,做好林木、林地流轉工作,形成支持林業發展的補償機制、財政政策,多源渠道拓寬林業融資能力。加強林地和林木管護,認真做好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不斷完善管護機制,嚴厲打擊林業違法行為。同時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高素質的森林消防隊伍,確保生態安全。針對山區林業特點,應在林木采伐管理上下功夫,在實現林權流轉服務上見成效,在搭建融資平臺上見成果,在完善林木服務體系下展能力,形成高效有效、活力十足的林木管理體制,為促進山區林業開發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抓生態發展,促文明建設,實現山區林業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要本著保護生態與利用生態并重的指導思想,在切實保護現有森林資源、自然生態資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有序開發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必須從“優化結構,提高效益,促進發展”的高度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組織定論,統一規劃,有序開發。持續做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大力推進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不斷優化山區林業生態環境,著力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促進林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著力山區林業生態發展,推進林業產業生態布局。根據本地特色資源優勢,擴大特色經濟林木、速生豐產林的規模。同時,本著實現林業經濟循環發展的思路,探索林下種養業、做好野生動物馴養、開發野生食用菌種植,配套林下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提升山區林業綜合生產力,幫助民眾脫貧致富。根據省委山區林業開發的整體布局,做好木本油料產業的發展布局,突出核桃、油茶、油橄欖等山區林業種植產業優勢。由林業部門牽頭組織、各鄉(鎮)負責包抓、群眾具體實施,以家庭勞動力為對象、幾十畝坡地為單位,算好成本賬,念好經營經,積極推行以林業標準化種植為主,發展林藥、林下養植、“林果 藥材 養殖”立體種養模式,提高單位面積產值,提升農特產業發展水平。此外,還要依托資源優勢,積極開發新興產業,努力建成重要的木料產業基地,使其成為帶動民眾致富的主導產業。
帶動林區經濟跨越發展,為林業經濟發展聚力凝力,林業龍頭企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認真貫徹省委關于加快山區林業發展的決定意見,始終要把山區林業經濟作為帶動民眾經濟增速的突破口來抓,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點帶面的動力源,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化道路。與此同時,云南本地特色資源門類眾多,可整合的資源競爭優勢居多,本著集約化、產業化、品牌化、標準化的發展思路,應有重點的扶持一批輻射面廣、競爭實力強、經濟效益好的加工流通企業,實現山區林業產業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跨越式發展。
山區林業有獨特的自然優勢,有利于發展山區發展林業旅游業,有利于實現向林業二三產業鏈的延伸。尤其在當前,國家已批復云南省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相關政策傾斜將為山區林業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契機。為此,我們要做的就是,緊抓機遇,整合本地優勢資源,積極爭取試點規劃,提升建林技術標準,爭取在試點中分一碗羹,為山區林業旅游業發展的二次創業創亮點工程。
做到山區林業興林富民,是時代發展賦予云南林業的歷史使命。當前,我們應做到的是,解放思想,緊握機遇,深化改革,狠抓落實,從完善林權改革機制、加快生態林業建設步伐、推進山區特色經濟林建設、積極扶持林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山區林業旅游業等幾個方面優化發展,著力于山區林業的開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