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芹,彭智明,楊會瓊
(云南省曲靖市獸藥飼料監察所,云南 曲靖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是畜牧業大市,所轄9個縣(市)區有8個縣(市)區為生豬調出大縣,生豬存欄占全省的四分之一。隨著養殖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畜禽養殖規模化程度會越來越大,動物防疫的條件和水平將會越來越高,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要求會越來越嚴,因此,加強規模化養殖場的管理水平,有效防止動物疫病的發生,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就尤為重要。
曲靖市畜牧業的發展是我市的重要支柱產業,為了保證規模化養殖場達到規范化管理的水平,一是動物防疫條件審核提前介入。即在建立規模養殖場的規劃設計時,工作人員提前介入,對養殖場的選址、設計、飼養員工、和防疫條件等進行全方位和審核和檢查,確保各項條件均滿足動物防疫規定,讓規模養殖場做到人畜分離、生產與生活分離,并檢查養殖場的各項消毒器具和消毒處理工作,對符合各項條件的養殖場授予《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二是建成后,還應定期對規模養殖場進行防疫條件審核,若發現規模養殖場,防疫條件不達標應立即下達整改通知,并提出具體整改要求。在嚴格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的條件下,不斷提高規模養殖場的經營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規模養殖場的監管,應在養殖過程中對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等進行嚴格檢查,確保畜牧業能穩定、健康發展。應重視養殖場制度建設,必須要求各養殖場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制度,落實養殖場各項工作,包括防疫、免疫、動物安全、檢查人員出入管理等。此外,還應對全市所有的規模養殖場已投入使用的管理制度進行檢查和規范,根據全市統一頒發的免疫制度、防疫制度、人員出入管理制度等前提下,著重注意養殖場動物防疫和畜產品的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制度的基礎上應嚴格監督規模養殖場,按照制度執行管理,讓養殖工作逐漸趨于規范化和標準化。
規模養殖場,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動物疾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應落實養殖場業主的主體責任,加強養殖場動物疾病預防、疾病檢測、疫苗注射和規范化飼養的管理體制,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動物,養殖不亂用抗生素和違禁物品。針對病死動物應做好無害化處理和消毒工作,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因此,規模養殖場業主必須明確養殖場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主體責任并履行責任義務,做到規范經營。
從養殖場建設整體來看,部分養殖場設施設備不完善、建筑布局不合理,并且將生產區和生活區混合在一起,且并未將患病動物進行隔離治療,極易造成疾病傳播。此外,養殖場業主的管理能力偏低,防御意識薄弱,自身對養殖業技術的理念了解不足,導致管理方式粗放。
部分養殖場在選購畜禽時,未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導致選購的畜禽不滿足動物檢疫合格標準眼鏡養殖場后,也不及時登記和隔離觀察,讓本在該區域的畜禽患疾病的風險增大。
隨著城市的發展,養殖場的數量不斷增加,養殖面積也在逐漸擴大,因此現有執法人員無法做到對養殖場的具體監管,由于人手不足,導致監管難以實現全覆蓋。
相關部門對規模養殖場進行監管的同時,政府部門也應重視規模養殖場的資金幫扶和政策支持,讓規模養殖業發展更快更強,政府部門可在貸款、稅收、用地等給予養殖業主幫扶,并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為畜禽的重大疾病防控做好監督工作,幫助養殖業主實現規范養殖和健康發展。
規模養殖場動物的防疫條件十分重要,因此動物衛生監管機構應定期審查排除防疫條件不合格的養殖場,并要求其限期整改。針對新開養殖場,衛生監督機構應重視其選址和圈養設計,保障選址條件符合各項制度,做到功能齊全,確保功能區合理安排并落實動物疾病防控工作。
時代的發展為規模養殖場的風險防范和監管帶來重大改革,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可對養殖場的生產、動物疾病預防等工作進行及時監控,實時了解養殖場的動態信息,讓養殖場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有效性和針對性,也大大減少了動物患疾病和出現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
養殖場動物疾病防控工作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需要有案可查。因此,建立健全養殖檔案信息可幫助養殖場動物疾病防控和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利用養殖檔案信息及時記錄養殖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幫助后期防疫工作開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生產。
綜上所述,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工作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養殖場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養殖過程中應強化養殖場管理和預防重大疫病病,不斷提高畜產品的安全生產水平,讓畜牧業健康發展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