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江
臨海市水利局杜橋水利站 浙江 臺州 317016
牛頭山水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始建于1999年,至今已經陸續實施了九期,累計完成投資1.92億元。在改造工程中灌區的大山隧洞、椒北干渠、沿江控制閘以及大田平原,椒北平原的主要河渠都得到了改造,主干支渠道輸水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該改造工程中,主要包括改造河渠9.4km,新建農橋1座,拆間農橋5座,修復農橋1座。
牛頭山水庫灌區節水配套工程,其不僅是當地農業生產的重要基地,同樣也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其能夠直接影響當地的經濟收入情況。當前水庫灌區工程設施老化現象嚴重,普遍存在滲漏問題,甚至部分工程中渠道出現垮塌情況,無法保證正常的出水和額定灌溉效率。同時,部分水庫灌區工程受到地域和資金的閑置,導致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較差,無法實現對有限水資源的充分利用。為此,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實施節水配套改造工程是實現當地地區綜合治理,強化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急切需求;
第二,實施節水配套改造工程是強化完善臨海市水利行業管理,提高水利管理水平,實行臨海市水利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急切需求;
第三,實施節水配套改造工程是臨海市實行節水增效戰略,提高臨海市整體農業生產水平的急切需求。
由此可見,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的建設十分重要。只有對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進行強化,堅守科技興農支路,提高農業節約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針對當前牛頭山水庫灌區續建工程建設及運行狀況進行分析,發現該水庫灌區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該水庫灌區工程的建造時間較早,始建于70年代之前,續建工程相關設施的老化程度較高。例如河渠崩塌、渠床淤積、農橋損壞、水閘老化、管理設施落后等問題。這一問題受到的人為破壞和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導致當前的水庫灌區工程無法達到額定的灌溉和出水效率;
(2)水庫灌區工程長久以來的資金投入不足,加之部分渠道在設計時的長度未滿足實際設計要求,造成工程規劃范圍內仍存有部分田地無法得到有效的灌溉;
(3)水庫灌區工程中的渠道量水設施并不配套,相關管理部門中的通訊設備老舊,無法實現高效的信息傳遞,造成水庫灌區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處理和解決。
在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的施工前期階段,施工管理工作的側重點在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和工程設備質量控制這兩方面上。
(1)在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的前期階段,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必須保證其具有相應的質量檢驗合格證以及出廠證明。在施工部門對材料進行檢驗入庫之前,施工中的原材料必須經由項目實驗室對其進行抽樣檢驗,如果材料在檢驗過程中不符合施工標準,則禁止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同時,材料的質量控制及材料的檢驗工作必須嚴格依照我國所制定的標準執行,以保證在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中的施工原材料符合實際工程要求,提高施工過程中的材料管理水平。
(2)工程設備的質量管理工作。施工過程中所用到的工程設備必須具有供方和生產廠的產品質量合格證,并在進貨時對其進行嚴格的質量驗證,做好標識。在管理過程中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嚴禁質量不合格的設備產品入場。針對移交的施工區域測量控制基準而言,要對其進行復核,并將得到的核查結果上報給工程中的監理部門,在確保待控制網點的精度達到相應的標準要求后才能進行測量放樣。
在施工現場的管理中,要嚴格之前設計好的施工圖紙進行施工,如果在施工現場管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應在第一時間內將問題情況告知給工程的監理部門,待監理部門通過檢查和分析給出正確的施工依據后才能繼續組織進行施工。同時,在施工現場管理中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要在施工現場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并詳細進行記錄,在借鑒以往工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來進一步保障工程施工的質量。
在施工后期階段,應加強對施工管理重要性的宣傳,提高施工人員的管理意識,使施工人員能夠充分認識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在施工后期的管理工作中,必須要根據我國水利工程管理條例中的標準規定,結合牛頭山水庫灌區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管理規章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推動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向著規范化和制定化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牛頭山水庫灌區經過近幾年來的不斷改造和優化,已經使當地農業的發展速度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自然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為人們的供水服務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見,水庫灌區工程是當地農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社會和相關部門有必要加強對水庫灌區工程改造的重視,強化工程建設中的施工管理工作,以此來進一步推動當地農業經濟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造福于廣大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