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彩云,魏玉光
(黑龍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大興農場,黑龍江佳木斯 156303)
黑龍江墾區水稻生產穩步發展,產量逐年提高,米質有所改善,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試驗通過對施肥量與成熟度和產量的關系研究,驗證施肥量與成熟度和產量的關系,待成熟期前后對水稻進行成熟度、產量進行調查分析,說明試驗效果,為今后水稻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地設在大興農場農業技術研發中心水田區,該地區屬于第三積溫帶下限,氣候類型為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土質為草甸白漿土,有機質4.42%、堿解氮161.4 mg/kg、有效磷含量28.8 mg/kg、速效鉀131.25 mg/kg、pH值6.3,耕層20 cm。前茬為老稻田,秋旋耕。
供試作物:哈粳稻2號。
施肥方法:尿素按基肥:返青分蘗肥:調節肥:穗肥=3∶3∶1∶3比例施入,磷肥100%基施,鉀肥按基肥:穗肥=5∶5施入;
試驗設6個處理,采取大區對比設計,各處理設計如下:
處理1(CK):常規施肥,尿素(N46%)14 kg/667 m2,過磷酸鈣(P2O546%)6 kg/667 m2,硫酸鉀(K2O50%)10 kg/667 m2。
處理2:氮肥總商品量減少10%,尿素(N46%)12.6 kg/667 m2,過磷酸鈣(P2O546%)6 kg/667 m2,硫酸鉀(K2O50%)10 kg/667 m2。
處理3:氮肥總商品量減少20%,尿素(N46%)11.2 kg/667 m2,過磷酸鈣(P2O546%)6 kg/667 m2,硫酸鉀(K2O50%)10 kg/667 m2。
處理4:氮肥總商品量減少30%,尿素(N46%)9.8 kg/667 m2,過磷酸鈣(P2O546%)6 kg/667 m2,硫酸鉀(K2O50%)10 kg/667 m2。
處理5:氮肥總商品量減少40%,尿素(N46%)8.4 kg/667 m2,過磷酸鈣(P2O546%)6kg/667 m2,硫酸鉀(K2O50%)10 kg/667 m2。
處理6:氮肥總商品量減少50%,尿素(N46%)7 kg/667 m2,過磷酸鈣(P2O546%)6 kg/667 m2,硫酸鉀(K2O50%)10 kg/667 m2。
根據氣象站提供的資料(表1),大興農場2017年有效積溫2 801.8℃,較2016年高4.7℃,終霜期為5月8日,初霜期為9月28日,無霜期144 d。6月中下旬的平均溫度達到20.4℃,較歷年高1.1℃,此時達到分蘗盛期,2017年8月下旬降水量較大,并有大風,試驗小區內出現輕微的倒伏,對水稻的抽穗灌漿有一定的影響,各處理空癟粒較高,影響水稻產量。

表1 2017年4~9月份氣象資料統計
從表2可以看出,在水稻的生育生長中,以處理1(CK)的分蘗期較早,處理6的分蘗期較晚,較對照推遲3 d,表明,氮肥施用量較多的處理分蘗較早,減少氮肥施用量會延遲水稻分蘗,減少到50%的氮肥商品量分蘗期較常規施肥延遲。各處理在7月11~13日開始孕穗,于7月27~30日達到齊穗期。在水稻生殖生長中,氮肥施用量較多會造成水稻徒長、貪青、晚熟,生育進程延后,處理(減少氮肥總商品量40%~50%)齊穗期較常規施肥早3 d,兩者間生殖生長進程差別不顯著。

表2 物候期調查

圖1 莖蘗動態調查
從圖1中可以看出,由于受氣候因素影響,前期的生育進程比較緩慢,返青期、分蘗期較晚,隨著氮肥施用量的減少分蘗數隨之減少,莖蘗動態曲線呈拋物線形態。在6月29日為分蘗臨界點,隨后曲線下滑;分蘗率的多少與氮肥施用量呈正相關趨勢,隨著氮肥量施用的減少到40%~50%,處理間的分蘗率差異較明顯。
從表3可以看出,受積溫的影響,常規施肥下的哈粳2號的成熟期較晚,隨著氮肥施用量的減少,可以促進水稻早熟,處理2、3較常規施肥滿成熟度早5 d,處理4、5、6滿成熟度較常規施肥早8 d,使用減氮這項技術可以使水稻生育日數減少。
從表4中可以看出,因氣候的因素,各處理空癟較多,結實率下降,合理施用氮肥會增加水稻的產量,當氮肥施用量減少到20%產量最高,產達到668.72 kg/667 m2。植株的葉、莖鞘和穗的干物質重大致隨著施氮量的增加不斷增多,當達到一定使用量的時候,干物質積累量有所下降。據產量構成因素調查,隨著成熟度的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粒重也有所提高。

表3 成熟度調查

表4 產量構成因素調查
(1)在水稻的生育生長中,氮肥施用量與其生育進程呈正相關的趨勢,氮肥施用量較多的處理分蘗較早,減少氮肥施用量會延遲水稻分蘗,減少到50%的氮肥商品量分蘗期較常規施肥延緩3 d;在水稻生殖生長中,氮肥施用量較多會造成水稻徒長、貪青、晚熟,生育進程延后,處理(減少氮肥總商品量40%~50%)齊穗期較常規施肥早3 d,兩者間生殖生長進程差別不顯著。
(2)由于受氣候因素影響,前期的生育進程比較緩慢,返青期、分蘗期較晚,隨著氮肥施用量的減少分蘗數隨之減少,莖蘗動態曲線呈拋物線形態。在6月29日為分蘗臨界點,隨后曲線下滑;分蘗率的多少與氮肥施用量呈正相關趨勢,隨著氮肥量施用的減少到40%~50%,處理間的分蘗率差異較明顯。
(3)因氣候的因素,各處理空癟較多,結實率下降,合理施用氮肥會增加水稻的產量,當氮肥施用量減少到20%產量最高,產達到668.72 kg/667 m2。植株的葉、莖鞘和穗的干物質重大致隨著施氮量的增加不斷增多,當達到一定使用量的時候,干物質積累量有所下降。據產量構成因素調查,隨著成熟度的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粒重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