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先敏,何全蓉
(四川省人民醫院 胸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選擇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胸腹腔鏡聯合手術的食管癌患者70例,均知情本研究內容和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
一般資料顯示,在年齡、病程等方面,兩組患者并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對比分析,數據具有參考性。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①健康教育 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其手術的必要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指導患者學會疼痛的評估方法,患者能夠根據圖表描述自己的疼痛,提高患者對疼痛的正確認識;②術后指導:患者清醒后,抬高床頭,讓其半臥狀態,加上胸帶的作用,可以輔助傷口吻合,減輕疼痛,指導肺部體療,避免牽扯傷口,引起疼痛。③責任護士有效評估疼痛變化,告訴患者鎮痛藥物的使用方式、產生作用及其副作用,指導患者正確看待并且使用鎮痛藥物,降低患者對副作用的顧慮。④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噪音刺激。
1.2.2 實驗組:常規護理加音樂干預
1.2.2.1 音樂的選擇 根據患者的文化素養、音樂喜好進行選擇。
包括古典音樂、輕音樂、流行音樂、懷舊音樂、戲曲。
1.2.2.2 干預方法
研究者在術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為患者解釋清楚研究的目的,征求患者的同意及配合。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相關情況及音樂方面的喜好,同時篩選一些相符的音樂作品讓患者進行選擇,大概7-10首,術后24小時后,等患者的病情逐漸穩定。在音樂干預的情況下,直到患者拔出導管為止。在進行音樂干預時,需注意:第一,環境安靜,沒有一點噪雜音,以便于保證研究獲得的數據的準確性;病人在收聽音樂的時候,舒適臥位,不能進行有創操作;第二,音樂的分貝大小為30至40分貝,最大不超過60分貝,以病人感受最好為準;第三,病人在聽音樂的時候,要告訴病人需要仔細認真的去聆聽,要一心一意的去聽。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要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美好的畫面,允許病人伴隨著音樂手舞足蹈;第四,病人在聽音樂的時候,如果感覺到音樂旋律或者節奏接受不了,允許讓病人換其他的歌曲,或者選擇不聽這個歌曲;第四,研究人員必須保證每天能夠觀察并記錄病人聽音樂的情況,并作出準確的數據記錄。
①焦慮抑郁。通過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的變化來觀察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況的改善情況。②疼痛。通過數字評價量表(NRS-10)評分的變化實驗患者疼痛的變化。0表示無痛,10表示劇烈疼痛,由護理人員根據病人疼痛描述選擇對應數字。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實驗組食管癌患者SDS評分、SA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改善情況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比較
食管癌確診后,由于對飲食方面造成的影響,甚至于無法進食,常使病人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對疾病的治療及患者的康復產生不良影響。根據世界衛生局的消息,全球大約每年癌癥病人的人數成遞增趨勢,大約九百多萬人次,而在這些人數中,二分之一的病人患病之后是伴有疼痛感覺的,幾乎達到33%的人承受不了這種疼痛帶來的痛苦,根據上面的情況,病人的患病疼痛感對病人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陳敏[2]對148例食管癌患者疼痛的研究中,128位患者反應情緒抑郁或者煩躁,這個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為86.5%,音樂干預這個研究,需要用到很多學科,比如,音樂學、醫學、心理學、物理學等等學科,而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利用音樂能夠在人心理和生理上產生影響的這方面,以求為病人緩解疾病給其帶來的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創傷抑郁等,幫助病人樹立正確的思想,逐步向正常生活化發展。朱麗霞[3]研究顯示音樂療法對輕中度疼痛有緩解作用。音樂響起來的時候,能對每個人的中樞大腦右半球起到鎮靜的作用,而人的中樞大腦右半球是管理者人們的情緒、情感等方面的地方,有鎮靜效果的纏身,就會讓病人的情緒得到穩定。
綜上所述,食管癌患者術后采用音樂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減輕患者的疼痛,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