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園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嚴重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危重病,護理糾紛率非常高。嚴重心力衰竭發作后,患者的肺順應性降低。嚴重的低氧血癥可導致肺淤血,引發惡性循環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需迅速糾正缺氧,阻斷惡性循環,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做好護理工作[1]。本研究分析了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的干預性護理及施行效果,報告如下。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6月-2018年2月80例ICU重癥左心衰竭患者分組,實驗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21-78歲,平均(65.24±2.12)歲。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1-77歲,平均(65.21±2.18)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對照組進行普通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干預性護理。①重癥心力衰竭的ICU患者出現突然心臟衰竭,可能會出現恐慌和焦慮,需給予鼓勵和安撫。介紹無創呼吸機治療原理,所用藥物作用原理等,使患者積極接受治療。②治療過程護理。對于無創呼吸機治療者,在治療前應注意檢查呼吸機的性能,并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呼吸機參數,以保持呼吸順暢。藥物治療應注意控制滴注率和濃度,避免引起水腫和加重病情。還需要指導患者正確呼吸,合理調整氧氣流量,并且面罩松緊度需適宜。③飲食護理。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提高身體抵抗力。④ICU病房環境護理。為了減少ICU病房內各種儀器的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影響,可將操作聲音降至最低,并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2]。⑤嚴密監測和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為正確使用藥物提供依據,明確患者腎功能的變化。⑥鎮靜治療護理。一般用靜脈泵入輸注,合理控制注射藥劑的時間合速度,同時密切關注病患體征變化,
及時發現和預防不良反應。如如咪唑安定劑量較大、長時間用藥、血容量不足等均會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壓等不良反應,一旦發現病患身體的排斥反應,護理人員需及時級進行藥物攝入的調節。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水平;ICU監護時間、總住院時間、護理配合度(0-100分,得分越高則護理配合度越高);護理前后患者血氧飽和度和氧分壓;護理糾紛率。
SPSS18.0統計,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則納入x2計算器進行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實驗組護理滿意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水平相比較[例數(%)]
護理前兩組血氧飽和度和氧分壓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血氧飽和度和氧分壓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護理前后血氧飽和度和氧分壓相比較(x±s)
實驗組ICU監護時間、總住院時間、護理配合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ICU監護時間、總住院時間、護理配合度相比較(x±s)
驗組護理糾紛率2.50%低于對照組17.50%。
嚴重心力衰竭治療難度大,傳統的治療方法并不理想。目前,通常使用鎮靜,利尿,心臟和血管擴張劑來控制疾病,并使用鼻導管或面罩進行氧氣吸入。于持續性低血壓甚至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提供呼吸機通氣支持,盡快改善患者的預后[3]。但上述綜合急救治療必須得到有效護理,患者的治療前心理疏導,治療過程中的用藥,呼吸機,面罩吸氧等護理,強化膳食護理和ICU病房護理等,將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和機體狀況,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護理滿意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ICU監護時間、總住院時間、護理配合度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實驗組血氧飽和度和氧分壓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糾紛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干預性護理在ICU重癥左心衰竭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提高患者配合度,改善其生命體征,提高滿意度和,縮短住院和監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