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壁
寧夏工業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寧夏 銀川 750000
對于我國當代的工業發展趨勢來說,已經逐步發展為一種將工業企業相應的建設到工業園區的一種發展態勢,也就是讓工人們的居住區域和工作區域相應的結合到一起,而企業為工人提供居住娛樂場所,并相應的進行經濟流動,從而讓企業可以不僅發展工業經濟,同時還可以涉及到周邊的其他行業來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種發展態勢作為一種新型的工業經濟發展戰略所被我國大多數的工業企業所廣泛應用。并且,工業園區的建設可以有效的降低基礎設施成本投入,刺激周邊環境經濟流通,而且相應的具有一定的產業聚集效應。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很多問題,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的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的發展,下文將針對其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進行詳細闡述。
在進行其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的相關闡述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工業園區的相關知識。工業園區,主要指的是一種特殊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域,該生產區域主要是為了滿足該片區域的經濟發展需求,從而通過相關行政部門進行區域劃分。在這片生產區域中,可以有效的聚集所有的生產要素,將空間范圍內當中的大多數經濟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從而有效的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進一步優化整個工業園區的功能布局,突出其產業的特點,最終使得整個工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達到深層次的產業升級的目的。目前,我國當下所具有的工業園區一般具有幾個等級,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報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各類省級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等。
對于工業園區的誕生來說,主要是由于早期某些生產產業的快速發展所致,一般指紡織業、成衣業、食品制造業、家具業、石化業、造紙業、化學制造業、倉儲業等。世界上最有名以及最早的工業園區就是美國的硅谷。工業園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為大多數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氛圍,為其中的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而我國將工業園區的概念引入之后,主要指的是一種發展技術密集型以及知識密集型的工業區域,并對該片區域相應的實施一些政策和措施,通過中外合資經營或者是外商獨資經營,以及合作經營等方式來不斷的發展高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研究、新產業的誕生等。單就以工業園區的整片區域來說,工業園區內部相應的有專門的工業設施區域、生活區域、娛樂區域等,即整個區域就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生態經濟鏈。而工業園區最終的發展方向就是趨向于一個產業聚落,囊括性各類型高新科技產業、生產企業、科學研究和學術機構等。
工業園區作為一個較為完整的社會生活經濟產業鏈,其內部也相應的存有一定的市政基礎設施。但是,工業園區內部的市政基礎設施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也內部的也相應存在一定的特點。比如說,不確定性、獨立性、超前性、差異性、動態性等。
工業園區在進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時常常具備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是由于在進行實際的設施規劃時,首先需要進行招商或者是和整個規劃同步進行。但是,招商這個環節常常會具備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說企業規模、企業的多樣性、性質等。因此,在進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很多項指標的估算和統計工作都無法保證準確。
工業園區最大的特點就是企業集中,各類型市政基礎設施使用用戶集中,資源需求量大,從而導致工業園區自身就已經是一個完整且獨立的運營系統。工業園區內部很多設施的建設由于自身園區的特殊性,導致其在進行規劃建設過程當中,常常和城市內部其他區域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工作有所區別。
這一特點其實和上述的不確定性有所相同,因為這一特點也是由于招商環節所帶來的,因為工業園區在進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時會首先進行招商或者是同步進行,并且在進行實際的建設規劃工作時往往要考慮到整個園區的未來發展方向,就需要在進行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工作中相應的具備一定的前瞻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超前性。
我國目前很多城市內部都相應的存在工業園區,但是這些工業園區由于自身所處地區的特點和內部所蘊含的企業類型不同,導致其園區的各自發展定位也大不相同。因此,為了滿足各自工業園區的發展,就需要在進行內部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工作時相應的進行一定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就會使得工業園區間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出現很大的差異性。
對于我國當下的工業園區發展來說,為了其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其整個建設過程透明化。而整個工業園區的建設涉及的產業類型、種類以及應用范圍都相當廣泛,使得區域內部的每一塊地皮的使用性質都有所不同。很有可能在某一區域中就相應的存在預留地、已建企業、在建企業等多種類型,對此,就需要充分考慮其實際的建設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規劃工作變化,因此,導致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工作存在一定的動態性。
在進行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工作時,常常由于工業園區內部的各項市政基礎設施所存在的特點,就使得其規劃方案工作相應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般來說,對于我國當下大多數的工業園區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工作來說,存在三類型問題。
由于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較為獨立,導致其在建設中和城市內部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很大的區別,而且工業園區內部的各企業較為集中,使得整個園區內部的使用用戶量大、點多、集中。從而使得工業園區在進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時不能直接套用城市內部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需要另辟新徑。故此,導致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難。
由于工業園區概念在我國的應用時間較短,因此,導致其大多數的工業分類標準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對于某些高新科技園區、物流園區、生態工業園區這些較為新型的工業園區來說,更是存在其規劃建設不夠完善的問題,導致其內部的市政基礎設施研究力度不足,從而影響到整個工業園區的競爭力和科技發展影響力。
在我國有些GDP指數較為低下的城市內部的工業園區中,其由于園區的整體資金投入和建設力度不足,導致其整個工業園區側重于進行工業產業鏈的建設,而對于其他附屬產業鏈的建設有所忽視,從而導致其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工作較為簡單,最終所建成的工業園區內部的市政基礎設施較少或者是不夠完善。
對于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工作來說,不僅僅需要考慮到工業園區內部的各項產業鏈的特點以及各項產業的實際建設情況,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規劃方案中各系統間的運營關系,才能有效的保障整個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正常運行。
工業園區內部最重要的市政基礎設施之一就是水源基礎設施規劃,而想要更好的建設水源供給基礎設施,就需要在進行基礎設施規劃方案進行時充分考慮到水景用水、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之間的關系,并相應的處理好水源和防洪間的關系,從而使得整個水源供給基礎設施良好發展。
除了水源供給基礎設施之外,電力供給和燃氣、熱源供給等基礎設施也相當重要,因此,在進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方案作業時,就需要處理好上述生活必需資源供給基礎設施間的系統運營關系,保證其能源供給過程在確保經濟良好發展的同時又可以滿足工業園區內部大多數人的生活需求。
解決完能源供給基礎設施的系統關系后,就需要相應的針對其工業園區內部的環衛基礎設施進行梳理,由于工業園區內部的特殊性,導致無論是生產區域還是生活娛樂區域都會相應的產生很多的雜費物,因此,為保證工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梳理好環衛基礎設施和各產業發展間的關系以及矛盾。
對于工業來說,最關鍵且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防災安全規劃,在進行防災安全規劃工作時,要相應的考慮到監控、選址、防治、救護、搶救、報警等多方面協調統一發展,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災安全體系。
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的各類型工業園區,就需要針對內部的各類別市政基礎設施規劃進行詳細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規劃建設問題,梳理各個市政基礎設施間的運營關系,從而進一步促進工業園區市政基礎設施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