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清

在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3》中,說雷神是“最強復仇者”一點兒都不為過。雷神并不是漫威的原創人物形象,而是北歐神話中的一個人物。在電影視效技術飛速發展和劇本原創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好萊塢的真人電影把目光瞄準漫畫故事、卡通動畫和神話傳說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必然。早些年漫威在做開發的時候有了野心,把雷神跟整個漫威結合在一起,于是有了電影《雷神》及膾炙人口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
當科幻遇到神話時,電影該如何打動人心,除了特效技術的巨大投入,還需要科學家的巧妙布局。“科學界與影視界融合發展課題組”成員、科學編劇王殊說,漫威影片中最早與雷神配對的是一個“軟萌”的護士,英雄搭配“軟萌妹”應該是非常經典的組合,可是這樣就面臨一個悖論:一個“軟萌”的護士怎么會大半夜出現在沙漠里?除了劇情在邏輯上沒有辦法說通,還有就是雷神到底怎樣來到地球才不會顯得突兀。
當時正在流行“蟲洞”的概念,漫威團隊覺得“蟲洞”已成為媒體的高頻詞,如果再用這個“梗”,那就太沒新意了。于是他們找到了相關的物理學家打磨劇本。物理學家給出的方案是,首先根據著名的科幻作家克拉克的思想設計了一句臺詞:“科技足夠發達,便與魔法無異。”另外,女主角的身份也變成了一名女物理學家,這樣她出于科研需要,大半夜出現在沙漠里研究“愛因斯坦-羅森橋”也就合情合理。這些意見讓漫威團隊喜出望外,全盤采納。直到影片上映,他們才得知,原來“愛因斯坦-羅森橋”就是“蟲洞”的另一種說法。
影片中墜入凡間的雷神對女科學家說,他的超能力在古代人看來是魔法,現在則叫“科學”。這一極具辯證色彩的臺詞堪稱影片的“主題思想”。片中,雷神等人在仙界和冰巨人國度以及地球之間的穿越強化了“蟲洞”理論,而來自仙界的“毀滅者”形象,則完全是變形色彩的機械動力和電子裝置相結合的鋼鐵巨人,它的形象和功能其實已經脫離了傳統神話的體系,更像人類世界的一個產物。《雷神》不是那種理論嚴密的“硬科幻”電影,但神話世界背景的修改和人物行為的科幻化,使得這部電影既有魔幻電影的光怪陸離,又帶有一些科幻電影的現實主義色彩。
相比之下,很多神話形象似乎永遠停留在神話傳說誕生時的樣子。如中國的玉皇大帝永遠住在傳統的瓊樓玉宇中,從來沒有出現在現代高層公寓中;希臘的宙斯神依然在奧林匹斯山上四面漏風的神殿中,這么多年過去根本沒有與時俱進。相比之下,雖然在電影《雷神》中,雷神托爾和他的同伴們還是拿著冷兵器、穿著笨重的鎧甲,可仙界背景有了質的變化,Asgard國度的建筑極富未來主義色彩,高聳入云的殿宇就像人類的CBD(中央商務區),綿延筆直的彩虹橋完全與現代跨海大橋暗合,存放冰巨人能量的倉庫,互動墻壁怎么看都像國家金庫。在這個神話世界里,不再是云遮霧蓋的仙界景象,而是具有金屬質感的都市風貌,這些都極大地增強了影片的科幻和未來主義色彩。
科幻電影《阿凡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古生物學家眼里,影片中潘多拉星納威人騎乘的“飛龍”斑溪獸很可能是翼龍的一種。201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在自然出版集團的《科學報告》上發表論文,描述了一種在遼西發現的新種翼龍化石,這種生活在早白堊紀的翼龍被命名為“阿凡達伊卡蘭翼龍”。
伊卡蘭翼龍之所以得此名,與它獨特的下頜結構有很大的關系。汪筱林說,在所有已知的翼龍中,僅具有下頜骨脊而不具有頭骨脊的種類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在現生動物中也沒有這一形態結構。而這兩件翼龍化石的下頜,非常類似科幻電影《阿凡達》里的一類飛行翼獸——斑溪獸,也就是潘多拉星球上納威人口中的伊卡蘭。這種生物很可能是影片制作團隊參考了包括翼龍在內的地球上的飛行生物之后,通過藝術加工而虛構出來的。
“巧合的是,這種在電影中被稱為‘伊卡蘭的虛構外星生物和當年我們發現的翼龍的骨骼結構非常相似——它們都只有下頜骨脊。因此,我們用電影里飛行翼獸的名字Ikran加上拉丁語里‘龍的詞根draco,作為這種無齒翼龍超科新種的屬名,而種名我們就直接用了Avatar(阿凡達)。”
很多翼龍,尤其是進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翼手龍類大部分生有頭飾,而且都在頭骨的上部和頂部。關于翼龍頭飾形態功能的觀點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性別展示、飛行時的空氣動力平衡、飛行或捕食時切割流體和方向控制、體溫調節等。而伊卡蘭翼龍獨特的下頜頭冠具體起什么作用,據汪筱林研究員介紹,這種翼龍的下頜具有一個獨特的鉤狀結構,可能是用來固定伊卡蘭翼龍的某種喉囊,這使得它可以在水面連續多次捕捉獵物;而下頜上的小鉤可以加強喉囊的承載能力,從而在捕獵時能收獲得更多。
汪筱林研究員多次主持野外發掘工作,他說,中國古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以新疆哈密近年來的發掘成果為例,在哈密魔鬼城雅丹地區分布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區,翼龍化石較為豐富。科學家在這里發現了大量三維立體保存的翼龍蛋,還有大量不同發育階段的幼年和成年的雌雄個體,據科學家推斷,可能是突如其來的大型湖泊風暴摧毀了這個翼龍聚居地,導致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翼龍同時死亡。這使得科學家有機會弄清楚翼龍究竟是如何發育的,解開了很多有關翼龍的謎題。
“科學研究的這些新發現為地球生命演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也給藝術家及影視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些都有可能是未來科幻電影催生的土壤。”汪筱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