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隨著生態環境的發展,對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文章以高職環境藝術設計為研究對象,針對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幾點教學創新策略,希望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職; 環境藝術設計; 創新路徑;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37-001
在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緊跟時代發展變化,調整課程內容,培養專業人才。通過對課程的創新,而改變傳統教學存在問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1.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生態環境保護背景下,我國很多院校都開始增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希望能夠跟隨時代發展變化,為社會輸送人才。由于高校之間生源競爭,導致高職院校該專業學生設計水平參差不齊。高職院校,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使學生綜合素質符合行業發展需求。與企業院校學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需要以就業發展為教學導向,使學生將課堂學習技能應用于實際問題中,以此提高綜合素質[1]。課堂教學中,過于強調學生對技能的學習,忽略學生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課堂教學中,將軟件使用、制圖等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忽略實踐能力培養。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一般不具備實踐經驗,在工作的過程中,無法將理論知識熟練應用其中。在教學創新改革中,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綜合實力為目的,設計教學活動,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專業人才培養。
2.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創新路徑
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應根據傳統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針對性改革創新,以此推動該專業發展。課堂教學中,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作用,提升專業素養與職業能力,提高競爭力。
2.1轉換教學模式,重視人才培養
高職院校應發揮自身辦學特色,將辦學宗旨融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制定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堂教學中,根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人才的要求,制定教學計,確定教學目標,為人才培養奠定基礎。課堂教學中,創新傳統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操作,感受設計的魅力,進而提升學習效率[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活動中,組織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個空白的房間,然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環境設計,最后以平面圖的方式呈現出來。活動開展前期,對學生分組,每組5-6人?;顒悠陂g,小組成員應發揮自己的作用,利用構成學、室內制圖,裝飾結構與材料等相關知識,對這一房間進行完善,最后將小組合作成果展示出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有利于其專業能力培養。
2.2增加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課堂教學中應重新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占比,對這一環節進行創新,使學生更加熟練的應用專業知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學生學習較多的知識,如:建筑學、城市規劃學、人類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環境生態學等等。日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的美、了解生活中建筑物特點,以此激發學生創作靈感,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探索生活中的環境,在實地進行創造,以此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學習裝飾結構與材料方面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深入當地建筑材料市場進行研究,了解不同類型的建筑材料與裝飾品,利用教材教授知識解決遇到問題。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其對建筑工藝、手法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時增加未來就業機會。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多種類型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以此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其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2.3校企合作,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校企合作,就是學校與專業對口的企業進行合作,由學校向企業輸送學生,當學生度過實習期后,回到學?;蛘吡魨徖^續工作[3]。校企合作,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學校不具備的工作環境,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企業文化。學會自覺遵守規定的良好習慣。對于企業來講,可以在實踐中選擇優秀的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儲備軍,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競爭力。學校,應加強與環境藝術設計相關企業的聯系,與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樣一來,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同時能夠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對學生未來就業發展具有很大幫助。
2.4建立工作室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改革
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為了解決實踐難的問題,可以建立工作室教學模式,將教學、實踐、工學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傳統教學中,教師會在課堂上設計一個虛擬的項目,然后學生制作方案,進行實踐。這種方式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職業發展十分不利[4]。工作室教學模式,以學校、企業聯合的方式建立的一個實踐場所。在工作室中,每一位學生都是基層職員,其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實踐,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工作室教學中,企業以實際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利用規范式管理方式,制定一種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下,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通過兩者的合作完成項目設計任務。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同時可以提高學生適應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問題的分析,完善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手段,提升專業能力。通過教學活動創新,提高學生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使其更好地參與學習中,為日后就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堃.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三大構成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美術教育研究,2018(09):154+156
[2]安茹.環境藝術設計類創新創業教育人才的培養路徑[J]工業設計,2018(04):98-99
[3]范文婧.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與創新[J]藝術科技,2017,30(07):376
[4]劉堃.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筑速寫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大眾文藝,2017(0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