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旗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 洛陽471002)
直腸癌為臨床多發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多數患者出現直腸周邊疼痛、大便帶血及排便困難等癥狀時才入院就診,此時疾病多已進展至晚期。晚期直腸癌患者已喪失最佳根治性手術治療時機,需采取化療,其中FOLFOX6化療方案較常用,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限,臨床應用取得了一定效果[1]。但有學者認為,化療易對腸黏膜屏障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損傷,影響腸黏膜吸收,不利于疾病良好轉歸[2]。近年來,中醫在結腸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得到重視,中醫認為其發病在于邪毒滯留,久聚為塊,阻塞腸道,致使熱毒熾盛,傳導失司,肉腐絡損。芪附龍葵湯為臨床重要方劑,有清熱養陰、化瘀利濕祛痰、溫陽益氣等功效。本研究旨在探討芪附龍葵湯聯合FOLFOX6化療治療直腸癌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收治的晚期直腸癌患者7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8例。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1~73歲,平均(56.85±10.37)歲;病理類型:印戒細胞癌2例,腺癌36例;病程1.6~7.1年,平均(4.38±1.32)年。研究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3~76歲,平均(57.11±10.81)歲;病理類型:印戒細胞癌3例,腺癌35例;病程1.4~6.9年,平均(4.40±1.19)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等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符合《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15年版)》中結腸癌診斷標準[3];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預計生存期≥3個月;KPS分值≥60分;臨床分期為Ⅳ期;患者知曉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合并急性腸出血、腸穿孔、腸梗阻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并發肝腎嚴重功能障礙者;對研究藥物具有過敏史或過敏體質者;發生遠處轉移者;過敏體質者。
2.1 對照組 采取FOLFOX6化療,第1日靜脈滴注奧沙利鉑(海南錦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23)100mg/m2+500mL5%葡萄糖;第1日靜脈滴注亞葉酸鈣(江蘇大紅鷹恒順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804)400mg/m2+250mL氯化鈉注射液;第1日靜脈推注氟尿嘧啶(哈藥集團三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689)400mg/m2;第1~2日持續靜脈滴注46h氟尿嘧啶2400~3000mg/m2。無特殊不適,則間隔2周后重復1次。4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2.2 研究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芪附龍葵湯。藥物組方:陳皮10g,仙鶴草15g,石菖蒲10g,郁金10g,丹參15g,龍葵10g,白芍15g,山茱萸10g,茯苓20g,補骨脂15g,干姜10g,炮附片10g,生黃芪30g。以水煎煮,每日1劑,收汁400mL,早晚分2次服用。療程同對照組。
3.1 觀察指標 ①免疫功能指標及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抽取空腹靜脈血4mL,離心取上清液,以美國BIO-RAD公司Bio-RAD550型酶標儀與配套試劑盒經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VEGF,以美國BD公司生產的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測定免疫功能指標[CD4+/CD8+、自然殺傷細胞(NK)]水平。②生存質量。分別于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依據SF-36量表對兩組生存質量予以評估,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好[4]。
3.2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表1 兩組晚期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及血清VEGF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晚期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及血清VEGF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指標 時間 研究組 對照組 t值 P值CD4+/CD8+ 治療前 1.26±0.68 1.28±0.70 0.1260.900治療后 1.64±0.51▲ 1.26±0.46 3.4110.001 NK(%) 治療前 17.66±6.21 18.14±5.97 0.3440.732治療后 25.62±5.04▲ 19.87±6.61 4.2640.000 VEGF(pg/mL) 治療前 191.46±20.34 193.60±21.11 0.4500.654治療后 91.62±16.21▲ 136.45±18.3811.2760.000
(2)SF-36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SF-36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SF-36評分較治療前增高(P<0.05),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晚期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晚期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研究組 38 40.14±6.3652.33±5.13△▲ 9.196 0.000對照組 38 39.51±6.1344.22±5.41△ 3.551 0.001 t值 0.440 6.706 P值 0.662 0.000
FOLFOX6化療方案在晚期結腸癌臨床治療中較常用,其中氟尿嘧啶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對DNA合成產生阻礙作用;奧沙利鉑為第3代鉑類抗腫瘤藥物,可共價結合于DNA鏈上的鳥嘌呤,既可抑制DNA合成,又能對其修復予以抑制,以此活化相關信號轉導通路[5-6]。
中醫對結腸癌認知較早,將其歸于“鎖肛痔”“臟毒”“下血”“下痢”“滯下”等范疇,中醫認為結腸癌致病機制較復雜,屬全身性疾病,內傷性病因主要為正氣虧損,而外傷性病因則主要為邪氣侵犯及飲食所傷,內外因素互相作用,以致機體陰陽紊亂,臟腑氣血功能異常,進而造成氣血津液凝聚及腸道功能紊亂,并引發腫瘤。同時,中醫強調直腸癌病本在于脾,并與胃、腎臟關系密切,因此疾病治療還應重視和胃補腎調脾[7]。芪附龍葵湯在結腸癌治療中較常用,方中黃芪能利水濕,附子擅化陰水、補元陽,兩者共為君藥,可補火生土,同治脾腎;干姜運化水谷、溫中散寒,補骨脂充實骨髓、堅固元陽;白芍潤燥養血,主治邪氣腹痛,佐補骨脂防其性燥傷陰;鮮龍葵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丹參、郁金有活血化瘀之效;山茱萸補腎填精,聯用補骨脂能增強填精補腎之功;而陳皮能醒神化痰理氣,并調和諸味藥材。鐘妙文等[8]研究表明,在常規化療基礎上加用芪附龍葵湯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予以治療后,其總有效率可達90.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CD4+/CD8+、NK及血清VEGF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FOLFOX6化療方案聯合芪附龍葵湯可有效調節晚期結腸癌患者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清VEGF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芪附龍葵湯可祛痰利濕、養陰清熱、益氣溫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及分裂,調節機體免疫力。此外,本研究于既往研究結果基礎上探討了芪附龍葵湯對晚期結腸癌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結果發現治療后研究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因該聯合治療方案可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利于提高疾病療效,故可減輕疾病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的影響。
綜上所述,采取芪附龍葵湯聯合FOLFOX6化療方案治療晚期直腸癌,可降低血清VEGF水平,調節免疫功能,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