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必利
(績溪縣林業局,安徽 績溪 24530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銹油用于工業。茶餅既是農藥又是肥料,可提高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蟲。果皮是提制栲膠的原料。安徽省績溪縣是一個山多耕地少的山區縣,林地面積88 409.9 hm2,森林覆蓋率78.32%。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其成為國家生態示范縣和聯合國綠色產業示范區、國家級森林城市。因為地處北亞熱帶北緣,低山丘陵、山間谷地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宜油茶的生長和發育。近年來,績溪縣堅持以“生態爭樣板”為指引,緊緊圍繞產業發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以建設省市級重點油茶基地為抓手,堅持把油茶產業作為生態宜居的綠色工程、鄉村振興的特色工程、精準脫貧的民生工程來發展。
績溪縣是油茶栽培適宜區,油茶種植歷史悠久,是安徽省35個油茶重點縣之一。20世紀70年代,大辦社隊林場時油茶得到了廣泛栽培,但是人們并未認識茶油的好處,加之加工技術的限制,油茶并沒有得到利用和發展。到20世紀末,全縣油茶面積僅333.33 hm2,集中分布于長安鎮的大源村,年生產茶油近百噸。
21世紀初,油茶被國家作為木本油料發展項目來推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油茶產業作為績溪縣區域特色的優勢產業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來打造,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績溪縣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確立了績溪縣油茶產業的發展目標,結合實施現代農業項目,助力油茶產業項目的推進。績溪縣油茶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連續10多年的通力打造,目前全縣11個鄉鎮都有油茶分布,并主要集中在長安、板橋頭、臨溪、上莊、伏嶺、揚溪、金沙和瀛洲等8個鄉鎮,油茶種植總面積達0.40萬hm2。2018年油茶籽產量1 670 t,茶油產量達420 t,涌現了金嶺油茶種植合作社和萬蘿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省級合作社示范社。
在油茶營造林方面,大力倡導老林分改造和新基地建設相結合的做法,倡導科技興油理念引領油茶產業發展。
①加強合作、選育油茶新良種。依托省林科院、安徽農大等科研單位,選育出“績溪1-5號”系列油茶優質高產新品種及黃山1號、2號、6號、長林4號、18號、40號、53號,為績溪縣油茶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②建立種苗培育基地,全面提高優質油茶苗木供應水平。2011年經省林業廳批準,建立了油茶良種繁育基地,每年供應本縣優質苗木陸拾萬株,基本滿足了績溪縣新造林的需要,推動了油茶種苗創新,切實解決了制約油茶高產穩產的瓶頸問題。
③大力推廣先進的油茶栽植技術,積極實施地膜覆蓋技術,保證了基地建設成效。
④不斷提高油茶種植和管理科技服務水平,建立了油茶種植科技服務網絡,每年開展油茶種植與管理技術培訓。截至目前,已現場培訓技術人員和經營大戶5 000多人次。
⑤打造以長安鎮梧川村、板橋頭鄉尚田村為主要產區的油茶產業帶。積極推進油茶加工企業的發展,全縣現有油茶加工企業3家,有力促進茶油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消除林農的后顧之憂。
⑥森林撫育示范片建設助推脫貧致富。2018年績溪縣繼續借助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的實施,通過科學化經營、集約化管理、復合型發展,建立長安鎮油茶省級森林撫育示范片200 hm2。與當地貧困戶就近就業結合,每年為當地提供有效勞動就業工日1萬余個,其中10戶貧困戶從示范片中獲得勞務收入3萬余元。此外,帶動周邊78戶貧困戶發展油茶種植近13.33 hm2,戶均增收300元以上,實現了“生態扶貧林業建設有發展,帶動脫貧有成效”。
雖然政府及主管部門為發展油茶產業做了一定的宣傳工作,但總體力度不夠,發展油茶產業的氛圍不濃。由于農村勞力的不足和農民舍不得將本來就不多的旱地用于油茶發展,油茶種植除了以前的一些老油茶種植戶外,新發展的絕大多數都是種植大戶,缺少山區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
績溪縣油茶產業仍然處于“人種天養、廣種薄收”的狀態。雖然現在的種植大戶對油茶產業高度重視,積極性較高,但由于接受培訓的人員和直接從事種植和管理的勞作人員都為年老和缺少文化的居家百姓,難以掌握先進油茶種植技術,沒有按照豐產油茶造林技術規程進行施工,管理粗放,導致全縣總體油茶產量較低。
大面積發展名優經濟林,走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之道,解決農村貧困問題,需要有長期、穩定、較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作保障。績溪縣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戶和種植大戶對種植的油茶林管理投入資金嚴重不足,致使一部分林地未能成林,更無法實現豐產穩產目標。
績溪縣油茶產業種植規模小而分散,集約化程度低,規模效益不明顯。油茶產業缺乏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品牌效應不強,精深加工不多,綜合開發利用能力不強,產品優化升級不夠,企業、農戶和市場之間銜接不夠緊密,產、供、銷脫節。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發放宣傳材料,采用召開專題會、現場會等方式,向全縣廣大群眾大力宣傳油茶產業的發展前景和各級政府的扶持政策。一方面要充分發動群眾,提高群眾的種植熱情,調動農民發展油茶的積極性,形成發展油茶產業的深厚氛圍;另一方面要積極做好招引企業、能人大戶種植油茶的宣傳工作,做到既保護大戶種植積極性,又能引導種植大戶量力而行,穩步發展。
林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學習,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升科技保障能力。要進一步熟練掌握、運用發展現代林業的理念指導油茶產業工作。要堅持統一規劃、集中布局,走品種良種化、栽培區域化、管理科學化的道路。要加強科技推廣,開展有針對性的、林農樂于接受的各種實用技術培訓,培育一批示范點和示范片,樹立讓農民都看得見、學得會的典型,加快林業科技推廣速度,提高林業建設的技術水平、質量和效益。
整合項目資金和技術力量實行擇優扶持,打造示范點和示范片建設,充分發揮示范片、示范點的帶動作用,組織發動廣大林農廣泛參與油茶產業發展,通過示范點的作用向全縣鋪開。
主要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強油茶幼林撫育管理的肥培管理,力求種植多少成林多少。
加快培育林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林場等各種新型經營主體,重點培育市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在油茶產品精深加工、科技研發、延長產業鏈等方面做文章,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著力將績溪縣油茶產業打造成“產、供、銷”一體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