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象州縣林場,廣西 象州 545800)
種植速生桉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可以改善我國由于環境惡化帶來的問題。速生桉樹的種植由于種植周期較短,投入成本較少,獲得的經濟收益可觀。因此,在南方地區種植速生按樹,可以帶領該地區的人們擺脫貧困。近幾年,在南方地區大量推廣種植速生桉樹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也促進了造紙業、家具行業以及建筑行業上的發展。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中,速生桉樹也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因此,為了確保速生桉樹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衡,需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種植速生桉樹。下面將針對速生桉樹的造林技術進行簡單分析,并對相關林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出建議。
若是地勢過于崎嶇、土地比較干燥以及空氣過于稀簿,都不適合速生桉樹的生長。想要種植速生桉樹,要考慮速生桉樹的生長環境,必須選擇適合桉樹生長的土地進行種植。對于桉樹,要選擇地勢比較平整、土層較深厚、土質較疏松且土壤較肥沃的林地進行植樹造林活動。建議在坡度小于25°的平原、山地以及丘陵等地區進行規劃造林。另外,要注意桉樹的種植環境,一般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易凍壞。
種植前,需要對林地進行劈草煉山,做好林地清理工作,清除雜草。煉山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防火和土壤流失,還要整土挖穴林地,避免水土流失。要注意林地的清理時間,最好選擇造林前一年的12月前完工[1]。
對于條件較好的造林地來說,比較適合疏植不適合密植,以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有效培育大徑木材。比如,對于廣西地區種植桉樹林地的營養面積來說,該地區平均每株林木的營養面積主要在20 m2左右。株行保持在1.5 m×4.0 m或2.0 m×4.0 m。培育目的不同,行距也會有所不同。大徑材的桉樹一般會選擇2.0 m×4.0 m的株行距。
桉樹的種植時間是3—5月,陰雨天氣、溫度適宜的條件最適合植株生長。造林前要對苗木的土團進行浸泡白蟻藥水,目的是防治白蟻的侵蝕,然后進行剝袋或者脫管。在林地挖一小坑,垂直把苗木放入坑內,還要保證植株的根系不能碰到復合肥料,最后覆蓋育苗土團,覆蓋范圍3~5 cm,并松好土壓實。若是遇到干旱天氣,主要依靠挖深坑進行種植,目的是提高植株的成活率。種植苗木時,盡量保持橫豎成行的規則,為以后的撫育管理和采伐提供便利[2]。
速生桉樹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被病蟲污染的現象。如果不能做好防治蟲害工作,將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嚴重時會惡化環境。速生桉樹病蟲管理中,通常可見灰霉病和青枯病。這些病主要從桉樹根部開始,給防治害蟲工作增加了困難,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進行速生桉樹管理的過程中,為了降低速生桉樹出現病蟲害,有效落實防病蟲害的工作尤其重要。要及時清除帶病的植株,并且及時對帶病的植株進行消毒。此外,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對于青枯病,平時要做好清除工作,對出現青枯病的植株做好焚燒和掩埋工作,以保護速生桉樹的生長環境,達到預防害蟲的目的。
從目前種植速生桉樹的狀況來看,種植速生桉樹可以給種植人員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具有一定的生態環境效益。速生桉樹可以在南方地區推廣種植,特別是廣西地區,非常適合速生桉樹的生長。根據現在市場對木材的需求,種植速生桉樹可以滿足市場對木材的需求,去除人工管理成本、購買苗木的成本、地租成本以及肥料的購買成本,利潤較高。對于大部分南方地區來說,選擇種植速生桉樹也是解決當地貧困問題、帶領貧困戶們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從扶貧角度來說,種植速生桉樹可以提高當地貧困戶的經濟收入,幫助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此外,種植速生桉樹具有積極的生態環境效益。速生桉樹的生產周期較短,對空氣凈化也有一定貢獻,還可以避免土壤流失。種植速生桉樹,可以在遇到惡劣環境時有效抑制環境惡化,提高生態系統保護自然環境的效率[3]。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有效種植速生桉樹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而在南方地區推廣種植速生桉樹是當前精準扶貧政策實施的重要舉措。目前,速生桉樹營造林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明確其與林業經濟效益提升的聯系,明確速生桉樹營造林技術的應用原則,盡最大努力解決目前存在的技術問題和經濟糾紛,有序提高林業生產經營水平,增強林木資源儲備,推動我國速生桉樹林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