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季
針對基層監督體系還存在責任主體不清、信息協調不暢、日常監督缺位、機制保障不力等問題,宜賓市紀委監委與相關單位一直思考解決之道。宜賓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唐浪生認為應當“進一步拓展監督渠道,形成協調配套、系統集成的監督體系”。
2018年5月,宜賓市紀委監委與市政協黨組聯合擬定《關于加強市紀委專責監督與市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協作配合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紀委專責監督與政協民主監督協調聯動的監督模式應運而生。
“根據共同目標任務,宜賓提出了雙方聯合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題調研、選派紀檢監察干部共同參與政協依照政協章程開展的民主監督活動等五項工作舉措。”參與《意見》起草工作的宜賓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田永春介紹,《意見》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力量整合、加強溝通聯系、嚴格工作程序、注重結果運用等五個方面,對構建聯動協作機制的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確規定,使紀委專責監督與政協民主監督協作配合有章可循,“既各司其職、信息互通,又協調聯動、形成合力”。
“《意見》出臺后,我們積極作為,真正把工作落實到發現問題、破解問題的具體實踐中。”宜賓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童叔剛舉例道,2018年6月,宜賓市、縣兩級政協調研發現,在加快推進脫貧摘帽過程中,存在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壓實不嚴、容易滋生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隱患。隨即,宜賓市紀委在全市啟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2018年以來,宜賓全市共組織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督查10次,暗訪督查貧困村186個、非貧困村129個,收集問題和線索321條,提出整改意見234條,解決具體問題321個。協作監督,營造了共促廉潔的良好氛圍。
“只有構建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的監督體系,才能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實效。” 提起紀委專責監督與政協民主監督的協作配合,宜賓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呂曉莉一語中的。她說,民主監督具有位置超脫、反映情況客觀公正等特點。將政協民主監督與紀委專責監督相結合,是將政協組織的整體監督及黨派、界別的特有監督,還有委員的個人監督與紀委的專責監督有機結合,從而構建多層次的立體監督格局,是提升監督實效的有力舉措,也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有效開展的必然選擇。
為促進紀委專責監督與政協民主監督協調聯動,在工作推進中,宜賓市紀委監委與市政協機關黨組建立了定期會商、廉情通報等機制,梳理確定了協作配合事項12項,對監督程序、責任分工等作了明確要求。
《意見》出臺后短短幾個月,宜賓市政協黨組、市紀委監委聯合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熱點難點問題專題調研,發放調研問卷205份,收集意見建議25條;依托黨風廉政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等工作載體,對全市680名政協委員開展訪問,收集黨風廉政建設意見建議60余條;深入開展“訪廉問廉百千萬”活動,全市各級政協黨組、紀檢監察機關共走訪干部群眾57.38萬人次,發放并收回有效問卷55.54萬份,收集問題3887個、意見建議3827條,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6537個。同時,整合政協系統搜集社情民意渠道“廣”、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力度“強”的優勢,由市、縣(區)政協向市、縣(區)紀委推薦136名政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作為特邀監督員、政風行風評議督導員,聯合開展干部作風督查、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督查、政風行風民主評議督導等工作。
多方聚力、共同發力的多維監督體系,促進了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凝聚了民心,維護和推動了宜賓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作者單位/宜賓市紀委派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組) (責編/王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