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地方發展中的歷史遺留問題,矛盾積累時間長、牽扯面廣、影響力大,解決起來“費力不討好”,如果久拖不決,就會小事拖大、易事拖難,將嚴重影響穩定,阻礙發展。對待歷史遺留問題,新沂市委、市政府不回避、不推托,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攻堅突破,以“解疙瘩”的方法一項一項化解矛盾糾紛,以“釘釘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推動問題解決,不斷積小勝為大勝,以實打實的工作成效換來群眾的“得”和“爽”。
奔著痛點去,著力解開風險防控上的“疙瘩”。非法集資案件、問題小區、群體性信訪事項“三大類”歷史遺留問題,是影響新沂社會穩定的最大痛點,也是風險防控最難啃的硬骨頭。對此,我們強化系統思維,將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遺留問題攻堅行動”,通過一年左右時間,集中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了結一批長期積累的信訪案件,集中化解一批不穩定因素,為新沂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強化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痛點”和“風險點”,細而又細、實而又實地摸排出三大類99個遺留問題,深入了解問題形成的歷史原因,認真查找政策變更的依據,廣泛聽取群眾的想法與建議,逐一建檔立卡、明確責任、落實見底,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盯準堵點疏,著力解開利益訴求上的“疙瘩”。任何問題的形成都有一個歷史過程,只有本著“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把握“刪繁就簡、直抵矛盾”的方法,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才能推動矛盾的有效解決。
換位思考,尋求最大“公約數”。長達7年之久的永恒非法集資案,涉及金額大、人數多,加之債權人訴求雜、要求高,給案件處置帶來了諸多障礙。在處置這一案件時,我們堅持“兩手抓、兩促進”,一手抓利益群體穩定,通過溝通協調,引導成立債權人代表委員會,共同商議問題解決的方法和路徑,幫助做好廣大債權人的思想工作,促進利益群體平穩可控;一手抓資產債務清算,做到“二見底一公開”,即資產核查見底、債權債務見底、處置工作全程公開,促進案件處置有序開展。目前,永恒非法集資案處置工作接近尾聲,已幫助千余名債權人挽回經濟損失7.7億元,徹底解決了困擾他們多年的“鬧心事”。全市32起非法集資案件已處置完成19起,2019年上半年將基本完成所有案件處置工作。
化繁為簡,找準問題“切入口”。我市重點信訪積案“馬陵山第一街區”存在工程違規、一房多賣、房屋侵占等問題,案情復雜,矛盾重重,小區業主、承建商及材料供應商等群體的利益訴求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群眾上訪不斷。我們創新工作方法,“抽絲剝繭”、直達本源,不在“圈外打轉轉”,牢牢抓住“房屋所有權”核心關鍵,核查厘清相關債權債務關系,明確房屋交易的合法性,并以掌握的違法違規線索為突破口,刑事拘留2人,案件處置工作峰回路轉。目前,這項工作進展順利,105戶購房村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群眾的“差評”變成了真誠的“點贊”,長期信訪群體得到了平息。目前,全市45件群體性信訪事項,已經成功化解43件。
綜合施策,打好處置“組合拳”。我市共有22個遺留問題小區,涉及11550戶居民。這些小區房齡大多在10年以上,當時由于相關政策法規不夠健全、特定的歷史條件以及未能按時繳納稅款、無法開具不動產票據等原因,住戶房屋不動產權證一直未辦理,且部分小區仍在使用“臨時用電”,給居民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形成較為突出的信訪問題。我們因地制宜運用各種手段,同步同向發力,打出“組合拳”,有效破解了多年未能解決的“頑疾”。運用好行政手段,全面核查梳理問題小區相關信息,召集產權辦證單位、稅務部門研究會辦,并開設綠色通道,集中精力解決小區手續不完備問題;運用好經濟手段,通過財政獎返、費用減免等途徑,著力解決欠繳稅費問題;運用好法律手段,公檢法強勢介入,依法追繳開發商資產,監管部門從嚴處罰未通過工程驗收擅自上市違規行為,著力解決資金問題;運用聯合會辦手段,共同商議解決小區消防和供電新老規范沖突問題。通過這些有效手段,既打通了問題的“癥結”,也解開了百姓的“心結”。目前,全市22個遺留問題小區已有19個得到基本解決,其中6000戶居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
突破重點推,著力解開發展穩定上的“疙瘩”。堅持重點突破,找準問題的關鍵和“節骨眼”,突出抓好具有撬動性的事項,對癥下藥、精準發力,以重點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問題的解決。
堅持“綱舉目張”,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突破。我市非法集資案件中共涉及爛尾樓盤9個,這些樓盤的存在不僅影響城市形象、造成資源巨大浪費,也嚴重損害了公眾利益。我們抓住樓盤續建這個核心,做好債權人和購房者的疏導工作,尋找綜合實力強的房地產企業,加快推進樓盤續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個爛尾樓盤續建完工,多年來難以處置的遺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取得了“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效果。
堅持“舉一反三”,總結局部治理經驗促進全局治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固然重要,反思問題同樣重要。通過對“三大類”歷史遺留問題根源的深入剖析,總結發現了導致產生遺留問題的“五大成因”,即行政不規范、監管不到位、化解不及時、處置機制不健全、法治意識不強。針對這些問題成因,我們按照“不添新亂、不留后患”的原則,舉一反三、抓實整改,堅決堵塞漏洞、消除盲點,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壓實責任抓,著力解開工作作風上的“疙瘩”。在推進問題解決中,創新實施“三個一”工作機制,扣緊壓實責任,全程跟蹤、對賬銷號,形成上下貫通、層層銜接、責任具體、環環相扣的“責任鏈條”,有效傳導壓力,激發工作動力,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善啃硬骨頭”的干部隊伍。
一是領導包掛“一抓到底”。實行“領導包案、限時辦結”制度,按照“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原則,定領導、定部門、定時間、定獎懲,把任務落實到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推動各級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形成了抓好工作的“強磁場”、匯聚了解決問題的強大合力。
二是專人專班“一擔到底”。探索成立了遺留問題處置工作專班,從相關部門抽調30多名業務骨干,實行“AB角”工作制,A角人員為各部門分管領導,B角人員為具體業務骨干。同時,在工作推進中,我們建立了“1+3+N”工作模式,即每個案件由一個工作組負責,工作組由1名組長、公檢法3人小組和若干個具體業務小組組成,通過專人專班的跟蹤處置,有效提升了遺留問題處置的專業化水平和工作精準度。同時,強化處置過程管控,從任務安排到整改進展、最后結果,每個環節都全過程詳細記錄,落細落小、見事見人,確保每個事項都有交待和結果。
三是全程跟進“一督到底”。實行“月匯總、月通報”制度,動態跟蹤掌握處置工作進度;強化督查問效,通過現場督查、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方式,持續對處置工作的各個環節開展督促檢查,切實做到化解遺留問題進行到哪里,督查考核就跟進到哪里。結合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由紀委監委和組織部門全程派員參與監督遺留問題化解,對阻礙處置的部門,及時約談提醒;對處置不當引發問題的責任人,堅決予以問責。積極建立并用好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鼓勵引導廣大干部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面對遺留問題時不退縮、敢擔當,全力以赴把當前面臨的問題解決在當下,把歷史遺留矛盾變成“歷史”,交出一份群眾真正滿意的答卷。
(作者系中共新沂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劉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