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強
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擼起袖子加油干”是習近平實干思想新時代表達,體現了實干思想的時代化,貼進了人民的內心需求,鞏固了群眾心理基礎,凝聚了人民力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事業。“擼起袖子加油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實干興邦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習近平 實干思想 擼起袖子加油干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堅持、繼承了實干思想,另一方面又賦予實干思想新的表達形式以反映新時代發展特征。
一、“擼起袖子加油干”是習近平實干思想的新時代表述
習近平實干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并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開創新局面,“擼起袖子加油干”是實干思想的形象表達,符合了新時代發展特征的要求,激勵了全黨、號召了全國人民、凝聚了力量、厚植了黨的執政基礎。
(一)“擼起袖子加油干”體現了新時代實干思想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新的歷史發展條件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只有實干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習近平同志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談到“上下同欲者勝。只要我們13億多人民和衷共濟,只要我們黨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1]
首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實干是興邦之前提。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崇尚務實的政黨,加強建設一個實干型的政黨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2]共產黨以自身的實干加強對一切的領導,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為人民幸福贏得人民的支持。“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3]
梳理十八以來歷中央委員全會討論的主題、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決定,從中可以感受到黨中央為解決國家發展中的問題所表現出實干思想和務實精神。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十八屆四中全會研究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研究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八屆六中全會研究了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并做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安排等等都體現了共產黨人“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實干精神,也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其次,人民的實干是興邦之基礎。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甩開膀子,把黨的實干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擼起袖子加油干。在全社會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在物質方面,“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增長到八十萬億穩居世界第二,糧食生產達到一萬二千億斤”[4];在文化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廣泛弘揚”[2];在民生方面,“六千多萬貧困人中脫貧,教育衛生事業全面發展”;在科技方面,“天宮、蛟龍、天眼、等重大科技成果的問世”[2],充分顯示了人民群眾實干對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巨大動力。實踐證明,實干的黨帶領實干的人民,能夠匯聚磅礴力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厚植了黨的執政群眾基礎,“擼起袖子加油干”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效方式,也為民族的復興創造物質條件。
(二)“擼起袖子加油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
“擼起袖子加油干”是勞動話語的直接表達。勞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倡導全民勞動,用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激發人民的勞動熱情,并努力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和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習近平在“五一”國際勞動上的講話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5]
勞動價值觀影響著人們的勞動活動,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是崇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習近平以“擼起袖子加油干”大眾話語一方面詮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調動群眾積極性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另一方面也在人民群眾心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勞動之風打下基礎。“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提倡通過誠實勞動來實現人生的夢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反對一切不勞而獲、投機取巧、貪圖享樂的思想。”[6]新時代勞動之風有助于實干思想的弘揚,更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擼起袖子加油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者,一切依靠群眾開創國家事業,從群眾中匯聚建設國家事業的力量。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寫到,“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7]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8]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時發出號召:“請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9]既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堅持了人民主體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習近平總書記用大眾化的、貼近老百姓的話語豐富并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路線形,把黨的方針、路線、政策更加貼近人民群眾,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
二、“擼起袖子加油干”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
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自上而下以時不我待的實干精神,堅持“四個自信”和“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進入了新時代。
新時代面對的各種挑戰和風險依舊嚴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許多工作還存在不足,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10]具體表現在:第一,從世情來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動蕩頻發,一些國家企圖遏制我國的和平崛起,全球性問題使中華民族復興面臨著新的風險。第二,從國內情況來看,一方面,改革開放4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新時代奠定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新時代的改革步入深水區,改革意味著更大阻力,更多不確定性,客觀上依然要求“摸著石頭過河”的謹慎去應對各種改革帶來的挑戰。破除一切阻礙改革創新的體制和機制障礙是改革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也需要有更大的勇氣。第三,從黨自身情況來看,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與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相適應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黨的組織建設、政治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思想建設依然嚴峻,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即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還存在四種危險: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黨內有的黨員作風不純、思想不純,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沒有完全根除,反腐敗的形勢依然復雜,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
如何答復時代提出的課題“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1]中國共產黨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新時代的答卷人應該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向以人民為閱卷人提交滿意的答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12],習近平總書記把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比作“長征路”,客觀地說,這條長征路依然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路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擼起袖子加油干”是新時代課題、豐富新時代實干思想的需要,凸顯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面貌。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入,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客觀上要求進一步豐富習近平實干思想以新的表達形式滿足人民內心的需要,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人民力量,擴大黨的執政基礎。它是實干思想的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表達,使實干思想生動化、形象化和大眾化更好地連接了黨和人民,使實干思想深入人民內心,進一步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也體現了黨和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積極態度,并教育了人民,唯有實干方可興邦。正是基于黨和人民的實干,習近平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13]。
“擼起袖子加油干”是習近平實干思想的新時代表達,它堅持了老一輩革命家實干思想的精髓,與時俱進順應了新時代發展需求。它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動員令,是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
注釋:
[1]《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0一七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16-12-31。
[2]《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頁。
[3]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01-23。
[4]《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03頁。
[5]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04-28。
[6]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04-30(02)。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8]《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9]《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調研》,求是網,2017-06-22。
[10]《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09頁。
[11]《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頁。
[12]《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5頁。
[13]習近平:《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人民日報》,2016-11-11。
(作者單位:江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