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升



[摘要] 目的 探討血小板相關參數與凝血指標在肝硬化和健康人群的差異及應用。 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205例肝硬化患者和205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肝硬化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兩組人群進行血小板相關參數和凝血指標的檢驗,分析這些指標與肝硬化的關系。結果 實驗組的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和血小板比容(platelet crit,PCT)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血小板平均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寬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activity time,APTT)均顯著長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纖維蛋白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血小板相關參數與凝血指標在肝硬化診療中具有實際的應用效果,根據檢驗者血液中的血小板相關參數與凝血指標可以比較出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在血液檢查指標上的差異,從而在臨床用藥方面、降低出血風險、預后判斷提供參考。
[關鍵詞] 血小板相關參數;凝血指標;肝硬化;診療
[中圖分類號] R65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36-0023-03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latelet related parameters and coagulation indexes in liver cirrhosis
SHI Wenshe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and application of platelet related parameters and coagulation indexes in liver cirrhosis and healthy people. Methods 205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205 healthy people who were treated and physically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healthy examinees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ere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latelet related parameters and coagula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indexes and liver cirrh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latelet count (PLT) and platelet crit (PCT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and 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PDW)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rothrombin time (PT), thrombin time (TT)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activity time (APT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ibrinog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latelet related parameters and coagulation indexes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The differences in blood indexes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the healthy people can be concluded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platelet related parameters and coagulation index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prognosis judgment, and reduce the risk of bleeding.
[Key words] Platelet related parameters; Coagulation index; Cirrh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肝臟是人體一個十分重要的器官,主要發揮生物代謝功能,還具有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作用,因此,當肝臟受到損傷或病變時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和損傷[1]。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由一種或多種致病因素長期、反復性傷害引起[2]。研究顯示,我國大部分的肝硬化患者都是由肝炎發展而來,還有一些患者是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3]。由于肝臟的代償功能使得肝硬化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后期主要以肝功能損傷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4],因此對于肝硬化的早期發現就顯得格外重要[5]。為找到早期肝硬化患者一些特征性的指標,本文主要分析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血小板相關參數與凝血指標水平,探討血小板相關參數與凝血指標在肝硬化早期發現中的臨床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205例肝硬化患者和205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肝硬化患者作為觀察組。
本院委員會對本次實驗進行了批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實驗組均依據2000年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和2015年肝炎防治指南等診斷標準選擇的住院患者[6]。納入標準[6]:患者同意參與本次實驗,符合我院對肝硬化疾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6]:血液系統疾病或服用抗凝類藥物,嚴重的心、腦、腎、肺等系統疾病者。對照組血凝相關指標和血小板相關結果通過LIS檢索得到,要求健康體檢人員同時檢測血常規、凝血篩查、肝功能,且全部指標均在參考期間內。
表1? ?兩組受驗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血小板情況使用日本Sysmex XN3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相關原廠配套檢測試劑進行檢驗,凝血指標采用日本Sysmex CS5100全自動血凝儀及SIEMENS配套檢測試劑進行檢驗。
收集兩組對象的檢查資料,對血小板相關指標如血小板(PLT)、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及凝血相關指標如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等進行統計學比較分析。
檢查內容:抽取檢查對象的靜脈血,將其分為兩份,一份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小板情況檢查,一份使用全自動血凝儀進行凝血指標的檢查,其檢查結果都是通過LIS檢索得到。
觀察指標:血小板指標的觀察內容有血小板、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平均體積和血小板分布寬度;凝血指標的觀察內容有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時間和纖維蛋白原。
1.3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受驗者的血小板指標比較
兩組人群血小板相關指標情況,觀察組的血小板和血小板比容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小板平均體積和血小板分布寬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受驗者的血小板指標比較(x±s)
2.2 兩組受驗者的凝血指標比較
兩組受驗者的凝血指標,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時間均要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纖維蛋白原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受驗者的凝血指標比較(x±s)
3 討論
肝硬化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6,7]。其中代償期一般屬于Child-Pugh分級中的A級,臨床表現不明顯,可能會出現輕度乏力、肝脾輕度大、輕度黃疸、肝掌、腹脹、蜘蛛痣等臨床癥狀[8,9]。
有研究顯示,肝硬化導致的肝臟功能減弱會對血小板的相關參數產生影響[10]。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患有肝硬化的觀察組受檢者的血小板(PLT)和血小板比容(PCT)都低于身體健康的對照組;觀察組受驗者的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肝硬化會對血小板的結構、形態、生理生化性質等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血小板的功能和數量。其中血小板和血小板比容主要是顯示受檢者體內血小板的生成和衰亡的狀態,血小板的含量減少表示患者的血小板生成能力得到了減弱。血小板平均體積,主要表示受檢者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新老程度,年齡較小的血小板其體積更大,其體內含有的活性物質更多,能力更強。血小板分布寬度是主要反應血小板的體積產業程度的參數,是直觀反映血小板再生率是否良好的指標。本次實驗的結果表示,血小板的數量、質量、功能、結構等都發生了變化,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由于其肝功能的減弱,使得血液中的有毒物質無法得到及時的清除,在血液中堆積,大量的有毒物質會使血小板產生堆積或破壞血小板的結構和功能,導致血小板減少[11]。其次雖然肝臟不能生產血細胞,但是肝臟是血小板生成素(TPO)產生的主要場所,肝臟功能的減弱使得血小板生成素的含量降低,從根源上減少了血小板的生成。再者肝硬化患者大多都會出現脾功能亢進,而其會對血小板產生破壞作用,進而減少血小板的含量[12]。最后肝硬化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有低蛋白血癥,這種癥狀會導致巨核細胞釋放大體型的血小板,這可能是血小板平均體積和血小板分布寬度增加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