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云嵩 覃雪麗
廣西柳江區穿山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柳州 545107
定時輸精技術是在同期發情技術基礎上,結合促排卵技術而形成的新繁殖調控技術,其原理是根據母牛在1個發情周期內有2~3個卵泡波。如果在某一天先注射促排卵類激素(如GnRH 100 μg或促排3號等)(第0天),誘導任何一次卵泡發育波中的卵泡排卵并形成黃體,并促進新一輪卵泡發育波的出現。7 d后注射前列腺素(PG,氯前列烯醇0.4~0.6 mg)(第7天)以溶解所有黃體,此時卵巢上應該存在1個來自于第1次GnRH注射后產生的卵泡發育波的卵泡發育,在卵泡發育接近成熟時(第 9天)再次注射 GnRH(100 μg),以誘導該卵泡排卵并適時輸精。
現階段在進行定時輸精技術使用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有2個:一是輸精器械進入母牛引導較為困難的問題,另一個是尋找母牛子宮頸較為困難的問題。在對母牛進行定時輸精時要使用一些專業器械,但是由于不同的母牛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有時會出現輸精器械難以進入母牛陰道,導致出現受精失敗的情況發生。同時,該技術在使用時,如果沒有準確找到母牛的子宮頸就無法保證精液進入母牛子宮,會出現人工授精失敗的現象。因此,這2個問題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主要困難。
首先,對于輸精器械進入母牛陰道困難這一問題,在長期實踐中工作人員可依據個人的習慣用左手(或右手)五批并攏,握成錐形,緩慢插入母牛的肛門,掏凈直腸內的糞便,然后探明子宮頸的位置并固定好,另一只手握住輸精槍呈45°先向插入待受孕母牛的陰道內5~6 cm,避開尿道口后,再平直繼續往前插入直至子宮頸口外緣處,內外兩手配合,使輸精器械到達母牛子宮口。在使用這項技術的過程中要避免輸精器械進入母牛的尿道,因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應動作輕柔緩慢,沿著母牛的陰道壁緩慢前進,在移動過程中適當對器械進行調整,使輸精器械能夠順利到達子宮口,保證人工授精的效果。
在本次調查過程中,選擇5個養殖場中可以進行正常繁殖活動的母牛作為試驗對象,共計258頭。采用的受孕方式分為2種,一種為定時輸精技術,另一種是人工輸精技術。為了保證試驗結果的可比性,對待受孕的母牛狀態、使用器械的衛生情況、使用輸入的精子活度、精液等進行嚴格控制。
在試驗開始前,首先對母牛進行催情處理,間隔8 d作用注射催情激素,在注射3支催情激素后母牛進入發情狀態,此時可以及時進行輸精。在輸精前,要對保存的精液進行解凍,然后檢測精液的活度,以保證不會由于精液質量原因導致受精失敗。整個授精時間要在0.5 h內完成,主要為了控制精液的活力。
通過對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人工授精處理的母牛總數有112頭,成功受孕的母牛有70頭,授精成功率為62.5%。采用定時輸精的母牛總數有146頭,成功受孕的母牛有109頭,受孕成功率為74.7%。因此,定時輸精技術具有提高母牛人工受孕率的效果;同時在進行試驗過程中可以發現,定時輸精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母牛人工輸精的效率,降低輸精成本。同時這種技術操作較為簡單,適合大面積推廣。
本文通過對現階段在牛品種改良過程中定時輸精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種人工授精技術由于使用簡便,成功率高,同時不受發情期的時間限制,使得母牛人工授精工作得到了有效簡化,有效保障了牛品種改良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