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春
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畜牧水產局,湖南益陽 413001
禽類腺病毒按其抗原性分為3個亞群,其中禽腺病毒I亞群是目前禽類感染的一種重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1]。禽類腺病毒是一種急性疾病,死亡率很高。近年來,蛋雞I亞群禽腺病毒的流行呈上升趨勢。禽腺病毒Ⅰ亞群有12種血清型[2],其中以血清型4最為常見。2018年4月,某蛋雞養殖場發生產蛋雞死亡、心包積液、肝出血等疾病,后經過實驗室診斷,判定為該養雞場的蛋雞感染了蛋雞I亞群禽腺病毒,經過系統化的治療與防治,I亞群禽腺病毒的感染疫情被控制,現將該雞場的I亞群禽腺病毒診斷和治療過程介紹如下。
2018年4月,張家塞鄉的羅某蛋雞養殖場飼養的蛋雞突然發生以厭食、產蛋下降甚至死亡為主要特征的疾病。該農場有1萬多只蛋雞和二十多個雞舍,自5月3日開始,發病率達80%,死亡率約為10%。經調查發現,該農場為蛋雞接種了許多常規疫苗,如禽流感疫苗、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新城疫疫苗等,但雞場的蛋雞沒有接種Ⅰ亞群禽腺病毒相關疫苗。
發病的蛋雞,食欲明顯下降,厭食,采食量降低,有些蛋雞甚至不采食,產蛋數量大幅下降,而且產蛋的質量不佳,容易出現小型蛋、軟殼蛋;病雞的精神狀態不好,精神沉郁,昏昏欲睡,腳部麻痹;消化系統障礙,排出黃色的稀糞,一些病雞在出現癥狀的5 d內死亡,死亡前出現神經癥狀。
對病死雞剖檢,可見死雞心包積液黃;肝變色,腫脹,有出血點,壞死;腎臟出血性壞死;肺部發生肺水腫。
采集病死雞的肝臟和心包積液,提取基因組DNA,PCR陽性擴增產物送公司測序。結果表明,這是I亞群禽腺病毒,且為血清型4,證明該農場發生了血清型4的I亞群禽腺病毒。
收集死雞心包積液和肝的無菌標本。將心包積液和肝標本按1∶3加入無菌生理鹽水中,12 000 r/min離心10 min,上清液經微孔膜過濾后,用蛋黃囊接種6日齡的SPF雞胚,0.2 mL/胚,雞胚接種后72 h死亡。觀察死亡雞胚發現,羽毛稀少,體表潮紅,絨毛尿囊膜增厚,肝臟出血點明顯。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雞胚接種試驗、實驗室PCR測試結果,確診該蛋雞養殖場發生了蛋雞I亞群禽腺病毒感染,需要盡快對該病毒感染進行防治。
在確認雞場致病原因為I亞群禽腺病毒后,對感染的雞場采取緊急隔離喂養和消毒措施,所有死雞和污染物焚化掩埋。采用添加優質電解多維葡萄糖、保肝保腎、減少雞肝、腎等重要器官損傷所致死亡等方法治療感染雞;同時,降低飼料中蛋白質含量,減輕肝腎代謝負擔。將所有受感染的雞進行分離,用高免疫蛋黃抗體在血清中對I亞群禽腺病毒進行接種,然后將雞舍中所有無病雞用高免疫蛋黃抗體在血清中對禽腺病毒亞群4進行接種,同時用生石灰對養雞場進行消毒。經過綜合治療,蛋雞死亡率下降,精神狀態恢復正常,蛋雞場暴發的疾病得到了控制。
蛋雞I亞群禽腺病毒感染的主要防治措施為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雞場的疫情被撲滅后,對整個雞場的蛋雞進行免疫接種,接種疫苗為血清4型Ⅰ亞群禽腺病毒滅活疫苗。環境問題也是疫病暴發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保障整個養雞場的環境良好、通風。同時,還需要加強蛋雞養殖場的飼養管理,給蛋雞飼料中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供給優良飼料,提高蛋雞的疾病抵抗能力。
養殖場暴發疫病后,需要快速確診病原菌,這樣才能最快提出防控措施,將疫病暴發的損失降到最低。如果診斷時間過長,疫病迅速蔓延,造成疫病難以防控,就會給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有些損失甚至無法挽回。PCR檢測方法速度快、準確性好、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因此本病例中采用PCR檢測方法檢測病原。該病既可以垂直傳播,也可以水平傳播,因此2種傳播途徑都需要預防[3]。在蛋雞養殖場,如果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同時感染,不同病原之間有致病的協同性作用,治療和防控難度就會大大增加,如果混合感染發生,則往往給養殖場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在飼養中要做好各種防控措施。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等營養對于動物免疫系統的發育至關重要,因此在日糧中加強飼料的營養對于雞群的疫病防控也有積極作用,可以使雞群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有效預防禽腺病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