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興隆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外國語學校 321000)
在化學領域也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化學反應中“以強制弱”現象尤為普遍.如在復分解反應中,以強酸(強堿)制弱酸(弱堿)、難揮發性物質制易揮發性物質、溶解度大的物質制溶解度小的物質、強電解質制弱電解質;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制弱氧化劑(弱還原劑);在競爭型的離子反應中,化學性質強的物質之間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發生化學反應.
其中有關強酸制弱酸規律的應用,尤其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往往困惑重重.
1.CO2通入到CaCl2、BaCl2等鹽溶液中為什么無現象;
2.CO2通入到苯酚鈉溶液中為什么只能生成NaHCO3;
3.CO2通入到NaAlO2溶液中為什么可生成NaHCO3和Na2CO3.
其實就是要理清:①微粒間能否發生反應;②反應后生成微粒是什么(單一還是多種可能).
1.理論依據
酸堿質子理論認為:凡是可以釋放質子(氫離子、H+)的分子或離子為酸,凡是能接受質子的分子或離子則為堿.

2.以S、C相關微粒為例推寫化學方程式
結合酸堿質子理論可以將下列物質分類(見表1).

表1



表2
綜上所述,微粒間能否發生強酸制弱酸反應,反應后微粒的存在狀態是否與物質用量有關,還是要緊抓微粒間的相對的酸性強弱關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導致逆向反應.如:



2.生成難溶、難電離、易揮發的物質導致逆向反應.如:



Pb(CH3COO)2+2HNO3.
總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辯證的觀點去分析解決問題.防止學生形成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從反應自發性分析,以強制弱是物質性質、能力等從強轉弱自發進行的過程;從離子濃度變化分析,以強制弱是溶液內部爭奪離子的過程.
雖然化學反應繁多復雜,學習比較困難,但仍有條理、順序、結構,遵循著一定的變化規律.當面臨競爭型離子方程式書寫、電離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電化學等復雜問題時,用以強制弱的規律辯證的分析解決問題效果會事半功倍.只要把握好規律,就能掌握各類反應的應對訣竅,為學好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