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麗(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取得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一直保持著穩步上升的態勢,居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國的大學生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根據支付寶2018年的消費數據統計,大學生的消費情況,人均已經突破了4萬元,這其中以高端的電子產品、品牌服飾以及美容產品的消費量比較大。由上可見,目前我國的高校學生的消費情況處于居高不下的情況,但是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超前的消費會對大學生的消費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高校來說,如何培養學生的消費情況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的大學生受到很多的西方觀念的影響,受到西方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我國的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不斷地提高,有些學生甚至產生了物質至上的消費觀念,對于商品的追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開始追求商品的品牌價值,追求品牌價值帶來的社會地位的影響。這就使得很多的大學生開始陷入奢侈品消費的消費觀念中無法自拔。奢侈型的消費,不僅會對大學生的物質生活帶來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消費思想,對于學生的思想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學生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學習能力和專業能力方面,而是轉向物質生活的競爭,攀比性的消費越來越厲害,盡管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在自身的經濟能力的基礎之上來進行消費,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學生是超前消費的,因此很多的學生開始使用信用卡消費,甚至還有學生會使用網絡貸款。這些超前消費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可以按期還款的,但是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沒有還款能力,或者是貸款額度超出了自己的還款能力,最終導致了個人的信用失信,對自己以及家庭都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除此之外,還會有學生利用高利貸等方式進行貸款,走向違法的深淵。
沖動型消費指的是由于受到外部環境的誘導,從而產生的即時性的消費行為。由于科技的發展,電子商務獲得了快速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消費的時間性與空間性的限制被打破了,消費活動只需要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了,電子商務讓人們的消費活動變得更加的便捷。大學生相對來說自控能力比較低,容易引發沖動型的消費行為,由于消費的便捷性,使得大學生可以隨時進行消費。一些消費網站會隨時推送一些消費信息,會使很多大學生被誘導,從而進行消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民的物質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們對于消費的需求也是不斷地升高的。尤其是由于計劃生育的硬性,因此,很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這樣使得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相對比較豐富的物質條件當中,并且可能會形成一部分的非理性消費。另一方面,我國的文化格局呈現多元性的發展,這就使得大學生生活在一個比較復雜的文化環境當中,對于大學生消費觀念的培養也會有以定額影響。我國的傳統文化提倡的是勤儉持家、艱苦樸素,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對非理性消費的一致。但是隨著我國的多元化文化的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開始出現改變,尤其是歐美的享受文化的傳入,使得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受到很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地完善,信用經濟也開始逐步的發展和完善起來了,由于受到享受主義思想的影響,很多大學生開始出現非理性消費的情況。
高校需要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一定的引導,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很少有高校能夠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大部分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教育還停留在傳統的文化、政治教育上,對于消費觀念的教育重視程度不夠,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高校缺少對大學生的引導,就會使學生的非理性消費的情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也就無法形成科學的理性的消費觀念。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從小開始就處于比較優渥的環境當中,他們接受了多元化的文化的影響,他們思想活躍眼界開闊,他們具有比較強烈的個人意識,在行事過程中獨立性比較強,因此很難能夠接受別人的勸導。由于受到一些攀比心的影響,因此會不自覺地對消費觀念的教育活動形成抵觸的心理。
消費觀念是個體在消費的過程中的一種內在的情感的認同,消費觀的形成依靠的是個人的內在修養與外部的環境的雙重影響的,不能僅僅依靠理論方面的學習來獲得,必須要在長期的活動過程中,通過知識的沉淀與情感的培養,從而獲得的認同感。除此之外,大學生還要通過學校的環境來培養自己的消費觀念,學校需要通過消費觀念的引導,來使學生接受到勤儉節約的傳統教育。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逐漸遺忘了這一優秀的傳統。因此,高校必須要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對學生的消費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逐漸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提高大學生對理性消費的認同感。作為高校,需要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引入傳統文化的觀念,比如可以利用教室、餐廳等公共場所張貼一些勤儉的標語,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勤儉節約的觀念。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在消費的過程中,也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肩上所要承擔的責任,這樣就能使自己在面對各種誘惑的時候能夠對自己有一定的約束力,隨時提醒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加強自我教育,在消費活動中形成自己的價值判別,能夠積極地最求向上的消費精神,使個人的消費精神與時代的消費精神相結合,通過個人的約束能夠提高自己的消費意識,能夠更加具有責任意識,這樣才能從總體的范圍傷提高自己的素質。
大學生想要形成科學的理性的消費觀念,需要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在高校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最基本的學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過程中,需要把握住社會發展的脈搏,將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大力推進教學方面的改革,使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能夠的到引導和強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要建立起科學的合理的消費觀念,高校可以以二級學院為依托,展開對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對于學生的消費水平進行整體的評估,將校內的資源進行整合,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并且將這方面的教育編入教材當中來,使消費觀念的教育變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師資的投入,使更多的老師能夠認識到消費觀念的培養的重要性,使高校對血神干的消費觀念的培養更加具有時效性。
對于學生來說,學校是學生生活的第二大家庭,高校需要對學生的消費觀進行正確的引導。高校可以利用課程、社團等多種渠道來使學生了解到消費方面的知識與消費的技巧,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到,進行合理消費的重要性,認識到培養理性的消費觀念的重要性。高校還可以利用課堂或者活動的形式來對大學生的理財思維進行培養,利用模擬投資的軟件,培養學生的理財興趣,提高學生對于金錢的管理能力。學校也可以開設講座,與學生之間交流,對于學生的消費興趣或者是消費動向進行了解,對于學生的消費習慣進行改變,如果學生出現非理性消費或者是超前消費的情況,要能夠及時的進行制止,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消費。
學校還需要利用新媒體的形式,對學生的信息進行監督和管理。由于網絡的發展,各種信息開始向學生涌現,大學生還沒有健全的判斷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也很容易成為受害者。因此學校和相關的部門需要加強監管,利用先進的手段對學生的信息進行監督和管理,對于不良信息能夠進行監管,如果學生出現接收到不良信息的情況,相關部門需要對此進行跟蹤和監督,從源頭上對這一情況進行把控,避免這些不良信息在學生中間的傳播。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宣傳和管理,提倡學生進行例行消費,營造出一種合理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消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