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時報》2月25日文章,原題:中緬經濟走廊將造福兩國民眾在中緬邊境畹町鎮的一個水果市場,工人們正把產自緬甸的西瓜和甜瓜裝到即將駛往北京、上海及中國其他城市的一輛輛重型卡車上。“緬甸水果味道好,很受中國人歡迎”,該市場一名經理劉洪方(音)說,“每天從這個市場進進出出、裝滿水果的緬甸重型卡車約有400輛。”多虧中緬更密切的合作,他的公司已擴大規模和生意,在畹町建了冷庫,并與緬甸曼德勒市的居民一起合作種西瓜。
從曼德勒到邊境城鎮木姐只有約400公里,但這段路程要花費卡車司機兩天時間,原因是道路狹窄崎嶇。劉說:“更糟糕的是,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水果就會爛在路上。”幸運的是,此類擔憂很快將成歷史,因為作為建設中緬經濟走廊計劃的一部分,修建連接云南和曼德勒的鐵路項目于2017年被提出。自2018年以來,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經濟走廊建設已取得進展。近日在昆明召開的第二屆中緬經濟走廊論壇透露,該鐵路項目已啟動。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蘇偉在論壇開幕式上說,包括新仰光市工程、皎漂經濟特區深海港口工程、中緬鐵路工程在內的一系列大工程已取得重大進展。緬甸計劃與財政部商務秘書吳吞吞乃說,中緬經濟走廊對于改善兩國民眾的經濟和社會福祉至關重要。相關工程在促進地區聯通、增進當地經濟發展、加強兩國關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來自云南的張怡(音)2015年畢業后進入在緬甸的一家中國公司。一年后她辭職開辦了自己的旅游公司,因為她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在緬甸取得成功。聽說中緬經濟走廊取得進展后,張在2018年把掙到的所有錢都投入擴大生意,“項目完工后,將有更多游客乘坐兩國間的鐵路旅行。”▲
(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