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世莉
科學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的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種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新版科學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科學課程要注重學習內容與已有經驗結合、動手與動腦結合、書本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理解自然與解決問題的結合,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毕旅嫖艺勔幌略诳茖W教學中對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培養的幾點認識。
一、培養學生多動手、多動腦的習慣
動手,即是實踐?!白寣W生在活動中學習”,這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則。在科學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同時讓同學們學會合作和交流,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輪流做實驗,調整他們的分工,調動大家主動參與的意識。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比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5小節《國旗是怎樣升上去的》一課,為了讓學生明白定滑輪和動滑輪各有什么作用,什么地方用定滑輪,什么地方用動滑輪合適,我先設計好實驗步驟:第一步,用測力器測出鉤碼的重量;第二部安裝定滑輪,利用定滑輪把這個鉤碼拉到一定的高度,觀察測力器上所用的拉力和用力的方向,填好記錄卡。再把動滑輪裝上,把鉤碼掛在動滑輪上,利用動滑輪把鉤碼拉到相同的高度,觀察測力器上所用的拉力和用力的方向,填好記錄卡。先讓任務完成較好的組,派員匯報本組實驗得出的結果,再抽查其他小組的實驗結果,將數據接近的小組記錄紙張貼在黑板上,指名同學分析歸納出結論:定滑輪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可以省力一半,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此時同學們對實驗結果有了清晰的認識,教師此時提問:定(動)滑輪會在什么時候使用?同學們不難在生活找到答案:升旗時不方便將國旗送到旗桿頂,可以使用定滑輪;往高處提重物,可以在上面安裝定滑輪,人在下面向下用力就能把重物提起;起重機提很重的物體時,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此時我抓住機會,再問學生:你能想個辦法讓滑輪幫忙,既可省一半的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嗎?就激發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同學們會有興趣更深入地探究這個問題,開始研究下面的滑輪組實驗操作,得到更大的收獲。
“動腦”,是指通過教師巧妙設疑、引發興趣、鼓勵提問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設疑,巧設疑,用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讓他們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盡可能地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動腦”多思。 例如我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第5小節《電磁鐵》一課,我先做演示實驗,用制作成功的電磁鐵裝置去吸回形針,讓學生數數所吸回形針的個數,然后讓學生小組制作電磁鐵,再用學生制作成功的電磁鐵去吸回形針,數出吸起的回形針數量。觀察兩組電磁鐵裝置,思考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會與什么因素有關。同學們通過觀察比較,提出各種猜測:可能與電池節數有關?可能與導線纏繞的圈數有關?可能與導線的粗細有關?等等。接著我再讓學生根據猜測,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同學們會在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后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孩子成為學習科學的主人,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課本的知識。這些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的經驗知識會長久地存在于學生的頭腦中,動手探索學到知識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方法
1.引導學生邊動手邊動腦
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動手實驗就會流于形式,缺乏實際效果。科學教師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是做好實驗的關鍵。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學生的認知活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所以要創設條件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我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會根據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1)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所學知識有關,且是問題的關鍵,我會加以肯定,并鼓勵其按照所想動手實驗,驗證結果;(2)學生所提問題與所學內容關系不大,但與其他內容有關,我會肯定其善于動腦的品質,但這個問題將在學習相關內容時解決;(3)學生提不出問題,我會個別指導,提示他思考的方法,幫助他制定正確的學習目標。經常要求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在上科學課時愿意提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喜歡動手操作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2.指導學生記錄有效數據
科學課強調對事物不僅有在質上的認識,更要從量上的分析中得出結論,定量分析會使學生的頭腦更精確化,更科學化,只有用數據來描述事物時,才能達到對事物性質的真正了解。所以,我要求學生準備一本記錄本,把生活中和每節課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的實驗結果記錄下來,指導學生在搜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時,要對數據是否有用加以分析,培養學生數據意識的一些方法和途徑,使學生知道什么是證據,什么樣的數據是可靠的。學生自己動手整理的數據會成為其思考的依據和繼續探究的基礎,對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字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敢于質疑的學生是會動腦的學生,他們有可能將來會成為發明家。教師要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從有疑到無疑再產生新疑,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通過質疑、討論、釋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課堂上,我總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于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學生,我會及時表揚,對于提出無價值問題的學生,從不批評,而是加以疏導,不損傷學生的自信心。
三、結語
總之,在科學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用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勤于動手,善于動腦,用學習到的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作者單位:廣德縣實驗小學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