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婷
在當前課程游戲化的理念下,游戲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幼兒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自主探索,以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實現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最終訴求。
一、興趣:拉開繪本閱讀的帷幕
1.抓住趣學,培養興趣。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也是學習的動力源。培養其對繪本閱讀的興趣,將有助于幼兒成長為對閱讀充滿熱情渴望并能有效閱讀的人。利用平時的課間時間,我會和孩子們們聊他們最感興趣、最想說的事情,在“聊書”中讓孩子得到啟迪。在平時的繪本教學活動中,我對孩子感興趣的繪本進行星級評價,找到孩子們的興趣所在處。例如孩子們最近比較感興趣的《鼠小弟、鼠小弟》,我把鼠小弟這個角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體育游戲和音樂游戲中,讓幼兒在“玩”中進一步理解繪本。從玩中教學,同時將其轉化為幼兒繼續投入繪本閱讀的一種神秘動力。
2.聯系生活,引發興趣。閱讀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我們應從繪本教學的需求出發,在教學中聯系生活,挖掘繪本潛在的意義,從而增強閱讀的趣味性。例如本學期的親子游活動,幼兒園組織幼兒和家長們去太湖動物園,頭一天我選擇了有關動物的繪本《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從動物園回來以后,孩子們覺得這本繪本作品更加趣味橫生了。在下雪天,閱讀下雪的繪本《下雪天》,然后再帶幼兒出去感受雪。在幼兒開始閱讀那些無法直接經驗的故事時,能讓他們仍然有身臨其境的體會,貼近生活,讓幼兒感受生活中存在著繪本,從而增強了他們對繪本的熱愛,引發了閱讀興趣。
二、分享:提供繪本閱讀的舞臺
1.親子閱讀,分享繪本。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與父母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亦是教育的另一種形式。繪本閱讀有著豐富的功能,它能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發展幼兒的智力、健全幼兒的人格……但這些效果并不會立竿見影地顯現出來,而似乎像播在心靈的種子,會適時地萌芽、成長、開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家庭親子閱讀中,每次的分享閱讀等于是家長在孩子的心底播種、澆水的過程。在假期的親子閱讀中,我會建議家長們抱有舒展的心態,跟寶寶一起享受快樂時光。在家長的反饋中能了解到他們對于繪本的新的理解,有的家長談及優秀的繪本,每次和孩子一起閱讀時都有新的發現和感受。親子共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在快樂中不斷發現和成長的過程,而發現孩子成長的點滴也是身為家長最幸福的事。
2.以書交友,分享繪本。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無處不顯現出陶先生對于滋養幼兒自主性發展的理念,而分享也是自主性發展的一種變現形式。分享閱讀是一種不以學習為主要目的的閱讀游戲活動,分享閱讀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同時和同伴間建立深厚的友誼。我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繪本從家帶到幼兒園來,不僅幼兒接觸到了更多的繪本故事,同時孩子們也學會了“分享”。活動中全班一起收集到了五十余本優秀繪本作品,每個帶書來的小朋友都獲得了“愛書小天使”的稱號。每周我們還利用下午游戲時間,開展“我是故事大王”的評比,鼓勵孩子將自己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在分享繪本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三、自主閱讀:奏響繪本閱讀的主旋律
1.自主閱讀,促進社會性技能發展。陶行知先生說:“學習即社會。”《指南》中指出,3-6歲兒童應該具備以下社會技能:一是人際交往方面,包括愿意與人交往,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關心、尊重他人;二是社會適應方面,包括喜歡并且適應群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具有初步的歸屬感。自主閱讀,給了孩子們一個自由交往的機會。比如在區域游戲中,我往往會看到在語言區的孩子,拿著繪本津津樂道地翻閱著,可是總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第一時間沒有找到老師的情況下,他們會自己輕輕地尋求好朋友的幫助,請好朋友一起猜測繪本中所描述的故事情節。在游戲講評時間,我會肯定這些孩子的做法,以激勵其他孩子在閱讀時可以尋求好朋友的幫助。
2.自主閱讀,培養幼兒意志品質。自主閱讀不僅提高幼兒閱讀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而繪本,以圖配文的形式,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將很多深奧的道理蘊含其中。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會產生移情現象,會隨著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或喜或悲,這樣就豐富了幼兒的情感體驗與個性想象,使他們在繪本閱讀中逐步理解真善美,發展良好的社會性品質。繪本對于孩子來說,就如同不時陪伴在身邊的好朋友,在它面前,孩子會自然地卸下所有的武裝,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透過閱讀繪本,不但可以讓孩童透過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書中虛擬世界交互穿梭,而且書中所引發的想法,還能幫助孩子更真切而透徹地間接體驗到各種現實人生,甚至能夠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恐懼、怕生、尿床、與同伴關系緊張等等。繪本《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采用擬人化的方式,通過蠟筆顏色的特征,說明了沒有哪種顏色是無用的,不同顏色用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有出色的表現。同時蘊含了人人都各有所長的道理,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而繪本《不怕不怕》通過一個男孩由害怕到勇敢的過程,讓孩子的心理完成了一次從弱者到勇士的蛻變,走出恐懼的陰影。
在提高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幼兒從興趣出發,引發自主閱讀的行為;在分享的過程中,讓自主閱讀成為幼兒的一種習慣;通過師幼互動,使繪本閱讀更具有效性,在閱讀的過程中健全幼兒的人格發展,讓自主閱讀可持續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