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彩玲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幼兒教育逐漸被關注。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是培養幼兒核心素養的主要場所。所以,幼兒園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對于幼兒在未來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在現代化素質教學中,幼兒的課程應該是多樣化的。
幼兒在幼兒園中所受到的教育,對于其未來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所以在幼兒期間對幼兒進行主動性的良好引導,將對幼兒今后的發展產生正循環的發展。而種植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可以極大地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環保意識以及合作精神。讓幼兒了解自然的美麗,感受到勞動的辛苦,體會到合作的魅力。
一、培養幼兒探索能力,開展種植活動
幼兒的天性就是玩耍嬉戲,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適當地讓幼兒在室外進行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讓幼兒在其年齡段體會到該年齡段的快樂。在種植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幼兒在參與種植活動時,探索能力會被激發。幼兒在種植時發現的不同植物有著不同的種植方法,可以通過對比不同的植物之間不同,來達到探索能力的提高。其中大部分的植物都是需要長時間的周期才能夠長成,而教師可以在幼兒種植時,為幼兒進行引導性的講解,讓幼兒能夠了解到,每一個植物幼苗都要通過很長時間的成長才能夠變成為其他樹苗遮風擋雨的大樹。因為幼兒年齡過于小,所以對于大自然的許多事情都有著不解,教師應該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將其不清楚但還想了解的問題一一表明,教師耐心地為幼兒進行講解。
教師可以捕捉一些蝴蝶的幼蟲,將幼蟲分組放在小盒子里讓幼兒進行觀察,并讓幼兒寫日記,記錄幼蟲的每日變化。幼蟲剛被捕捉時,幼兒見到幼蟲一定會有恐懼心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蝴蝶的幼蟲會結繭,幼兒每天對蝴蝶的繭進行觀察時會發現,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變化。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一只美麗的蝴蝶將會破繭而出,而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幼兒的探索能力將會不斷地提高。
二、提高幼兒學習能力,豐富自然知識
在進行種植活動時,幼兒通過種植,可以豐富自己的自然知識。幼兒在種植之前對種植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種植豌豆時,幼兒知道豌豆的種子長什么樣,并且知道豌豆在什么樣的季節才能播種,在什么樣的土壤環境中種植,在種植的第一步應該用什么工具,最后一步用什么工具。種植豌豆時,豌豆種子的小土坑應該挖多深,自己是否能夠完成種植。在豌豆經過悉心培育之后,豌豆成熟時幼兒又會知道豌豆的生長周期以及豌豆生長時的狀況。
幼兒種植活動中,并不是只了解到同一種植物,教師通過講解,還可以讓幼兒了解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植物。例如哪些青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食用,可以食用的蔬菜都是什么形狀,青菜的哪些部分可以食用。例如土豆只可以吃莖,芹菜只能吃根等等,教師在對幼兒天真的回答進行糾正時,可以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到自然知識。
三、增強幼兒合作意識,小組合作種植
幼兒園開展種植活動對于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一個良好的環境,能有效促進幼兒合作意識的形成。在種植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幼兒2-4個人成為一個小組,通過小組共同種植的方式,讓幼兒了解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在種植時,培養協調能力,通過對同伴之間的傾聽,共同研究出對于問題的解決辦法。例如在進行第一次種植時,幼兒不清楚第一步應該做什么,接下來還要做什么。這時可以讓幼兒進行討論,確定小組中每一個人的分工,讓幼兒在良好環境中的討論了解其他幼兒對于問題的看法,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在種植成功后,幼兒品嘗到了合作的成就感,這對于幼兒合作精神的思維導向有著良好的作用。
四、訓練幼兒學習能力,師生共同成長
在種植活動中,幼兒是主體,但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種植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對于幼兒的分組問題,喜好問題應該有著具體的規劃。幼兒的耐心較少,教師應該看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種植時,挑選生長周期較短的植物,讓幼兒能夠盡早地看見自己小組所得到的成果。幼兒又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提出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說都是不置可否的,這時便需要教師有著足夠的耐心對于幼兒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解釋,對幼兒的好奇心進行積極的引導,不要通過搪塞或是訓教的方法,讓幼兒不再敢提起好奇心,對大自然的魅力也不再想去觀賞和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和幼兒同時學習自然知識,只有教師了解某種植物或是動物的定義,才能夠準確地為幼兒講解。而幼兒在對某一種事物產生好奇心時,加上教師正確的引導和講解,幼兒對好奇的事物有著充分的了解后,也會對教師產生尊敬的心理。這樣,就能促進幼兒情感發展,體會自然的奧秘。
五、增進幼兒溝通能力,父母參與活動
如今,幼兒被送進幼兒園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父母沒時間對自己兒女進行管理教育。通過種植活動可以讓家長在合適的時間到幼兒園中,和幼兒共同進行種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家長的榜樣作用。種植活動也可以從幼兒園中擴展到幼兒的家中,如果幼兒的家中有合適的土地,那么家長可以規劃一小片土地,和自己兒女共同種植植物,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六、結語
種植活動中,幼兒通過不斷鍛煉,可以培養自己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更能體驗到成就感,能夠激發自己的探索精神。但是種植活動不是一次兩次的就能培養幼兒具有以上精神,需要教師和幼兒共同合作,經過時間和活動不斷的熏陶,讓幼兒在無形中具有以上能力。在種植活動中幼兒所體會到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并不是課本上的一頁兩頁課文可以學到的。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怡鄰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