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淼
閱讀,是一件看似簡單的麻煩事,是一件不易做卻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在早期閱讀如此重視的情況下,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以怎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在閱讀中創造著最佳的效益?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明確批判了傳統教育的“死讀書”“死教育”,為了有效滿足幼兒閱讀發展的需要,遵循“活教育”理論,多元滲透,我從改變傳統教育的教學模式入手,將閱讀融入游戲中,寓教于樂,多元滲透,有效地滿足了幼兒閱讀發展的需要。讓我們攜手一起讓幼兒閱讀“趣”起來吧!
一、形象思維,“趣”出個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引導他們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感受文學作品的美。”那么如何在閱讀中去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迸發思維的火花?
首先,在閱讀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人類需要幻想,人類因幻想而去創造,因為創作我們才有那么多優秀的作品,也因為幻想才讓一些原本的不可能變為現實,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便利。
孟老先生曾經說過:“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于幼兒閱讀來說,“ 盡信字,則不如無字。盡信師,則不如無師。”原因在于他們的辨別意識更加不強,若我們一開始直接把故事賦予文字,在閱讀中加入老師自己的情感色彩,將故事完整敘述出來,即便是后來把話語權教給孩子們,孩子們的思維或多或少被禁錮住了,即使在我們的鼓勵下創編出來故事也跟老師所說的故事大致相同,因為老師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權威,孩子們總覺得和老師越接近的作品就越好。
其次,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的巧妙性。《灰姑娘》一個陪伴在我們小時候枕邊的故事,更多的孩子是讀出灰姑娘的可憐,但也有的孩子在引導下讀出了友誼、自愛,讀出了守時……僅僅是一個童話故事,隱藏在其下有那么些可貴的品質又有多少人能發現呢?可想而知教師的提問起著引導作用,而絕不是限定孩子的思維。
最后,小結意義的發散性。教師預設的問題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幼兒回答錦上添花,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所有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也不同,往往當老師拋出問題時候,幼兒表達自己想法后,教師會習慣性地進行總結,老師的總結的僅是自己的想法或者結合大多數幼兒的想法進行概括,但不能代表全部;過多的總結,容易對孩子造成刻板形象,摒棄自己的想法,屈服老師的權威,慢慢會被同化思想。每個孩子都有對自己事物獨特的理解,有一個自己積極的判斷,讓幼兒敢說、想說,這樣一來就能夠刺激幼兒主動思考的欲望,保有孩子最初的心向,不易產生思維定勢,有效調動幼兒積極性。
二、巧制材料,“趣”出隨性
材料是班級活動主要輔助內容,好的閱讀材料,可以極大地滿足幼兒閱讀的需要。那么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閱讀材料首先要有新穎性,這樣才能夠抓住幼兒的眼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七彩世界”中我為幼兒提供了空白的本子、廢舊的雜志、剪刀……通過剪貼畫的形式,幼兒在操作創編故事中不但能提高手指的靈活能力,在空白中迸發思維的火花,突破、創造。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誠然,閱讀亦是,尊重幼兒在不同語言階段的發展需要,“開心小站”里僅拼板材料,就設計了全拼式拼板、部分貼圖式拼板、空白式拼板三種不同層次性的閱讀材料,也滿足讓其自由選擇,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我相信不同層次趣味、全面的閱讀材料的選擇和提供,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也是教育追隨幼兒永恒發展的需要。
三、寓教于樂,“趣”出感性
幼兒天性好玩,午后的秋天,我們休閑地散步在園內,秋天的到來,使得落葉寶寶離開了大樹媽媽,散落一地的落葉,引起了小伙伴們的注意,有的把落葉寶寶小心翼翼地撿起,放入自己的口袋中,嘴里還說著“暖暖的口袋便是落葉的家。”有的孩子手捧起片片落葉,張開雙臂,將落葉散入空中,隨風飄揚……正好我們進行的秋天主題中有一首關于落葉的備選散文詩,當孩子們聽到小樹葉告別了大樹媽媽,雖然飄落在四處可心里還惦記著大樹媽媽,盼望大樹媽媽明年生出許多小娃娃……有的甚至哭了起來,有的孩子從口袋中掏出拾撿的葉子,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回大樹媽媽的身邊,原本小小的散步活動,此時,一陣風吹過,散落的落葉隨風飛舞,“快看,樹葉寶寶在跳舞,他們去找新家了!”樂觀的平平一番話,讓孩子們原本低落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因為孩子們如此善良的舉動多了一份感動,小小的散步,讓我發現了更多孩子們的美,孩子們也更加懂得珍惜和流露出的那份善良。這不正是這篇散文所要告訴我們的嗎!
餐后的小小舞臺,也因為孩子們每天都講不一樣故事,變得充滿期待,故事大王毛毛更是講故事的好手,可以編很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從不重樣,但孩子都愛聽,這些都是有“趣”閱讀給孩子們帶來的悄聲無息的變化。有的孩子還會結合要講的故事,在美術區制作道具,使得自己的故事更加生動有趣。看到孩子們認真翻閱圖書,輕聲交流,大膽創編故事時候,他們的細致觀察、敏捷反應和清晰語言,都令我感到欣喜。有“趣”閱讀給我們喜悅、感動時,也收獲了一群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中區東山實驗小學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