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敏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理念的誕生,“自主發展”被納入六大核心素養之一,彰顯了學生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課堂教學倡導“以生為本,自主發展”,自學是自主發展的重要渠道,自學能力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核心戰斗力。因此,我們要將自學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活動目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自主學習為中心,涵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一、巧設趣味情境,誘發自學動機
小學生自學的動力源于活動內容的有趣好玩,枯燥無味的主題定然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不能點燃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因此,用生動有趣的學習材料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學生自學意識、培養自學能力的首要任務。
我在綜合實踐教學中捕捉生活現象,巧設趣味情境,給綜合實踐活動材料蒙上神秘的色彩,以激引學生的好奇心,誘發學生的自學動機。例如,在教學《磁懸浮列車》一課中,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有關磁懸浮列車的視頻,觀看結束后問道:“你們知道視頻中的主角是誰嗎?”“火車。”學生異口同聲回答。“這可不是普通的火車,它的名字叫磁懸浮列車。”我故意提高了聲音說,“你們見過真實的磁懸浮列車嗎?有人乘坐過磁懸浮列車嗎?”學生一個個直搖頭,我就趁機向學生介紹磁懸浮列車,然后故意挑逗學生:“磁懸浮科技含量很高,制造要求相當精致,即便是模型,制作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你們敢挑戰一下嗎?” “敢!”學生異口同聲,“制作的方法和步驟可要靠你們自學的喲,你們還愿意嘗試嗎?”我又添油加醋。“愿意!”學生毫不退縮,自學欲望已被充分激發。“好,那就先請你們自學磁懸浮列車的制作方法。”我順其自然地將學生引入磁懸浮列車的制作探究之中。
二、依托自學導單,引領自主探究
“事半功倍源于得法”。學習方法是學生自學之根基,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自學效果。自學方法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鍛煉中形成的。學生雖然是自學的主體,但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主動發揮指導引領作用,為學生的自學服務,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探究的效率。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方法和能力,我沒有授之以魚,不是進行機械地傳授,而是授之以漁,讓學生依托自學導單,在自學單的指引下自主探究,自學單成為學生自學的指南針,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例如,在教學《家庭種植DIY》一課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效果,我給學生設計了如下自學單:(1)寫出幾種常見花卉的名稱,并畫出簡圖。(2)你最喜歡的花卉是什么?喜歡的原因有哪些?(3)你認識的種植工具有哪些?它們的用途是什么?(4)花盆的種類有哪些?各有什么優缺點?適合場所是什么?(5)土培吊蘭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具體操作步驟有哪些?自學單是指導學生自學的最好載體,有了自學單的導引,避免了學生漫無目的地學習,自學單讓學生學有所依,使學生知道學什么,怎樣學,學得有序,學得有效。
三、搭建實踐舞臺,催升自學能力
實踐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只有讓學生親自行動,通過自己的實踐與磨煉,能力才會得以提升,自學能力的培養亦是如此,自主實踐是自學能力發展的平臺。因此,我們要為學生搭建實踐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歷練的機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要避免紙上談兵,充分彰顯其實踐性,通過動手做去支撐學,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鍛煉和成長。例如,在教學《家庭種植DIY》一課中,在學生探究出土培吊蘭的操作步驟后,我沒有就此終止學習,而是給學生提供了實踐練兵場,為他們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有花盆、瓦片、粗土、沙子、噴壺、剪刀、小鏟、吊蘭等,各組學生依據自主探究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地進行操作實踐。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我當好學生的助產師,幫助學生調整思路,改良方法。有一組學生放入的粗土和細土比例不恰當,我即時予以點撥,使他們懂得粗土與細土的比例要各占花盆高度的三分之一。還有一組學生將粗土與細土放置顛倒,導致細土在下,粗土在上,我發現后及時讓他們糾正,并且向他們講解盆底為何要鋪粗土的道理,讓他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四、互相交流共享,涵養自學經驗
自學經驗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它可以避免學生少走彎路,可以提高自學效益。雖然自學多為個體獨立的學習,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效的自學更需要合作,獨學與合作相融合,有利于互學互補,有利于合作分享,能夠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涵養學生的自學經驗。
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經常組織學生展示交流,暢談自己的學習過程與體會,互相分享學習經驗。例如,在教學《扦插、養護菊花》時,在引發學生對種植菊花的興趣后,我對學生說:“你們誰種植過菊花?請把你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我在學生實踐體驗之前,先組織學生交流經驗,有的說:“剪取的新枝很關鍵,新枝不能過短或過長,大概10厘米左右,同時要保留三四個節。”有的說:“新枝下端的葉片一定要剪掉,上端葉片也要剪去一半,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有的說:“扦插時一定要把土壤壓緊,否則不容易成活。”在養護經驗交流時,有的說:“扦插后的前三天要防止日曬。”有的說:“澆水要有節制,不能過多。”學生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的經驗,交流使其他學生直接學會了菊花的扦插方法,掌握了養護菊花的經驗,提高了實踐操作的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遍華夏大地,讓我們趁著課改的東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以自主發展為指向,致力于自學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云盤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