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浩


摘要:為了更好地在2020年開展實施南京市中考藝術素質測評的終結性評價考試,于2019年1月以計算機考核的形式進行了一次抽檢測試。結合所在云鶴中學抽檢數據統計對這次藝術測評的機考情況分析,為今后的藝術測評考試提供相關的研究資料。
關鍵詞:藝術素質測評;抽檢分析;南京市美術中考;鄉村學生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小學美術教育。在2015年5月25日,教育部以教體藝[2015]5號文件印發了《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提出中小學藝術類測評的方案,2017年南京市出臺的《南京市初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試行)》計劃,將藝術課程正式納入南京市中考。而對于鄉村學校來說,建立中小學藝術教育測評制度,加強學校對于藝術課程的重視,為改進藝術教學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南京市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終結性評價將在初三下學期進行,以初中現行教材的教學內容為測評范圍,總分是100分,音樂、美術兩科各占50分。
為了更好地實施終結性評價考核,2019年1月在南京市溧水區教育部門和相關技術公司的合作下通過模擬測試抽檢了學生的藝術水平。本文通過這次抽檢測試將所在云鶴中學藝術測評情況進行分析,力求多角度、全面化研究鄉村學生美術考核能力,從實際出發幫助鄉村學生提高美術中考考核成績。
一、美術考核抽檢分析
1.對象分析
云鶴初級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全校在校學生約為270多人,專職美術老師一人。學生都為附近鄉村的走讀學生。學生年齡結構在13-16歲,男、女比例大約為1.2:1。此次抽檢的班級是八(1)班,人數為30人,男生17人,女生13人。
2.題型分析
本次考試題型包括:填空題、套題、連線題、單選題、判斷題、透視題。
在考核知識點內容上包括:
(1)理解與概念:知識點二級標簽,包含三級標簽有:名詞與解釋、常識概念、藝術表現、繪畫理論與主張、構成要素。
(2)藝術作品:知識點二級標簽,包含三級標簽有:國籍、時期、作者、手法與流派、表現形式、地域、成就。
(3)基本元素:知識點二級標簽,包含三級標簽有:形狀、體積、色彩、構圖、透視、描繪特征、構成要素、特點、字體。
(4)藝術家:知識點二級標簽,包含三級標簽有:國籍、時期、風格、作品、流派、成就。
(5)創作表現:知識點二級標簽,包含三級標簽有:描述內容、情感表達。
通過以上題型分析發現考核內容十分廣泛,題型內容新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需要提高,尤其是知識點考查上,本次考試重點考查了“理解與概念”。
3.分數分析
通過以下各表可以清晰看到此次藝術測評考核的美術部分抽檢成績情況。
(1)本次考試有效題為18題,無效題為0題。
(2)試題平均分得分率在55%以下。高頻錯題為第7題、第9題、第10題,主要涉及知識點為“創作表現”“理解與概念”“藝術作品”。
在知識點考查上失分較多的是“創作表現”內容,在形式上填空題和套題因為沒有更多的參考選項,得分也相對較低。
4.學生評價
在考核結束之后,我對云鶴中學的學生進行了談話式調查,讓學生評價此次考核的難度和對信息化藝術考試的意見,學生集中反映考試形式新穎和考試跨度大、內容多、題型雜。
首先操作界面陌生。鄉村學生對于計算機信息化考核這種比較新穎的考試模式還不是十分熟悉,對考試的操作界面沒有完全適應。在一些操作題型上,沒有理解如何操作鼠標放入正確位置,一旦和課本內容有一些變化,學生不能完全變通。
另外是知識點多,考核題型多樣。學生評價藝術測評美術考核知識點內容太多,記憶不清各種畫面和畫家的對照,難度較大。
二、造成鄉村學生抽檢成績的原因分析
1.社會因素
伴隨著社會中以分數定輸贏的成績準則,應試教育中只認主課學習成績思想已經根深蒂固,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社會對學生的評價都體現出對文化分數的要求,在學習上的側重會影響學生美術學習心理,制約了學生對美術興趣的培養,同時也影響了家長對孩子參與美術活動的支持。
2.學校因素
(1)一些農村學校處于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方達地區。這就導致了教育資源的疏遠,大量的教育藝術活動往往不會選擇在農村地區進行。
(2)教學條件相對較差、藝術活動資金短缺。在開展“探索·實踐”“設計·運用”單元時,大量的美術材料和實踐工具都比較欠缺。并且由于鄉村學校很少重視初中藝術課程,藝術類的活動經費得不到保障,大量校內、校外的美術創作比賽和展覽活動只能馬虎應付。
(3)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鄉村中學一般規模較小,配置的專職美術老師一般數量較少,很多鄉村中學內只有一位甚至沒有專業的美術老師,老師間的交流和培訓不足。
3.家庭因素
復雜的家庭教育觀念。不少鄉村學生家長教育子女觀念落后,只關心學業成績,不關心整體素質狀況。家長更樂意讓孩子在家自習或是給孩子額外布置學習任務,也不愿讓孩子去參加一些有益的美術活動或帶孩子一起去美術創作。同時,美術課程的學習需要購買一定的材料,并不富足的鄉村家庭并不足以支持學生的美術學習消費,經濟上限制了學生的美術創作,也影響到鄉村學生的美術積極性。
4.個人因素
(1)學生對于信息化考試模式陌生。此次考試形式采用了計算機信息化考試。對于學生來說,藝術類考試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之前沒有規范化考試過,這對于抽檢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陌生感。
(2)學生對于題型形式的轉變準備不足。此次考核失分較多的題型分為填空題、評價題、透視題。在平時對于學生的輔導上都是以藝術欣賞和藝術實踐為主,在一些題型上沒有針對性,學生也沒有接觸過相關題型的練習,如透視題要求排出相關透視線,有部分學生沒有正確操作。
(3)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對于藝術作品和藝術家沒有知識串聯。在大量單選題和判斷題中,學生只知道單個知移犧,沒有把藝術流派和時代背景記住,說明在課堂上的知識強化不足。另外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無法對美術學科產生興趣,這也導致了美術教學在課堂上效率不高。
三、提高美術成績的措施與對策
針對以上幾點因素,提高鄉村學生的美術中考成績需要做出相應措施,有計劃提高學生美術類知識。
1.美術老師需要強化課堂效率
美術老師需要做好細致的準備,不僅要考慮到怎樣教,還要考慮到學生怎樣學,用心打磨教學環節。教學環節上既需要關注美術訓練的可操作性,又需要制幻適合當地鄉村學生的教學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最后注重課堂評價,時刻關注學生對于知識重難點的理解情況,給予重點知識重復提醒。
2.美術老師可以設計美術圖文筆記,將考核知識點和設計排版相結合寓教于樂
現在美術課中大量穿插了很多考點,為了更好地鞏固學生知識記憶,可以讓學生通過這些圖文并茂的圖文筆記來記住美術課程中重要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起獨立思考藝術作品的能力,跟得上教學任務中的重難點。
3.家長積極支持與配合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請家長參與到學生的藝術活動中去,讓他們了解子女的藝術天賦和美術創作中,并通過學生藝術作品展覽等方式,讓家長知道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去發現探索藝術作品,拓展學生的藝術能力。
4.提高學生美術學習主體意識
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成績,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活動中與沉浸式教學中學習。在知識總結時,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將教師灌輸式的美術課堂改為學生自己體驗與總結,把美術課堂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并鼓勵學生積極探究相關美術知識,大膽創作藝術作品,讓學生自主性學習。
5.依托當地特色發展鄉村中學特色美術課程,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鄉村中學所在的自然環境對于當地學生來說具有增進學習的作用,如溧水區白馬小學開展的特色蠶文化教育活動,拉近了學生與大自然的關系,在探索和鉆研中創作出有地方特色的小藝術品。通過學生去校外的村莊、樹林、田野考察寫生,更好地了解勞動生活,開闊學生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鄉村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
美術課程逐步納入中考對于鄉村學生來說,既迎來了機遇,又迎來了挑戰。大多數農村中學的學生本質上是喜歡上美術課的,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使他們在美術學習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專業的美術教育功底來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還需要給學生制訂符合這一階段學生能力的教學計劃,轉變傳統填鴨式教學觀念,高度重視農村中學的美術課堂效率,充分發揮農村自然環境優越的優勢。
目前,完善鄉村地區美術教育工作上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協調安排、地方各級政府的投入關注、家長們的配合引導和奮斗在每一節美術課的鄉村美術教師孜孜不倦的耕耘付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廣大落后的鄉村教育現狀急切需要改變,作為鄉村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為當地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為全民族偉大復興做出努力。
注釋:
①有效題:試題正確率大于1%,小于99%的題目。
②無效題:試題正確率小于等于1%,大于等于99%的題目。
③難度=試卷平均分/總分,表示試題的難易程度,介于0~1之間,值越大表示試題越簡單。
④試題區分度:表示試題對考生能力的區分程度,值越大表明試題區分不同能力考生的效果越好,試題采用的價值也越大。取值范圍介于-1.0至+1.0之間,評價標準:0.4以上為很好,0.3~0.39為良好,0.20~0.29為尚可,0.19以下為不好。
⑤得分率=(平均分÷總分)×100%。
參考文獻:
[1]王筱婧.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寧夏教育,2017(7).
[2]陳健勇.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現狀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5(24).
[3]楊成林.談新課改下的農村中學美術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