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高
摘要:立足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從“信息技術”生活資源”兩個方面入手,針對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旨在輕松構建起趣味化十足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進而能懷揣興趣積極學習語文知識,高效學習語文知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信息技術;生活資源
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認知里,語文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需要讀很多東西,了解很多內容,也需要記憶與背誦大量的段落,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不甚濃厚,積極性也不甚高漲,如此又何談獲得理想的語文學習效果呢?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構建趣味化語文課堂的方式讓學生重新煥發語文學習的熱情,促使他們積極、主動且高效地進行語文學習。以下僅結合個人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策略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
信息技術具備信息含量豐富,呈現方式直觀、生動的特點,能帶給初中學生觀看.時的強烈視覺、聽覺等感官上的體驗與沖擊,學生也很容易被其所播放出來的內容所吸引,從而變得注意力集中。我在教學實踐中就聽到不少學生反映適當播放一些音頻、視頻等學習起來感覺很有趣,由此,我認為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初中語文趣味化的課堂。
例如,在教學《太空一日》這一課文時,我沒有急于向學生傳遞具體的語文知識,而是首先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了太空英雄楊利偉的相關視頻,包括2003年10月15日5時28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楊利偉出現在歡送人群的面前;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降落在內蒙古阿木古郎草原腹地,經歷21小時23分鐘的飛行后,楊利偉從太空凱旋,等等。這些視頻的播放很好地帶給了學生們視覺及聽覺上的感官沖擊,使得他們內心也油然而生對太空英雄楊利偉的崇拜之情以及為祖國驕傲的自豪之情。以此為基礎,無需我過多的督促與引導,學生便很容易對楊利偉所做的《太空一日》這一文章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及了解欲望,用他們的話來講“有了視頻的觀看體驗,課文的學習變得有趣起來”。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的目的得以輕松達成。
二、借助生活資源構建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蘊含有豐富的知識,初中語文學科自然也不例外。為此,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所教學生熟悉的日常出發為他們搭建起日常生活與所學語文知識之間的橋梁,這也是構建趣味化語文課堂的重要切入點。
對此,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例如,在教學《愚公移山》這一課文之時我不僅僅局限于向學生分析字詞,要求學生能理解課文,更是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愚公移山”背后的深意進行說明。由于與生活聯系密切,因此這一小小的任務可謂是調動了學生們發言的積極性,他們紛紛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進行論述。像有的學生說“之前學習上一遇到困難便想著放棄,學習成績也不好,后來意識到了自己應該做出轉變,并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抽出足夠的時間主動學習,剛開始很難堅持,自己便會讀一些勵志類的句子鼓勵自己,慢慢地便能堅持下來了,遇到學習上的困難不會再輕易退縮,而是會想方設法找出解決的辦法,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我想這就是我在學習中的一種‘愚公移山精神……”不同的學生在生活中有著各自不同的困難與挑戰,他們的敘述都很好地體現了“迎難而上、堅持如一”的精神,這便是他們對“愚公移山”精神的一種理解,更是當代“愚公移山”精神在學生身上的一種良好體現。如此,不單單是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與感知了《愚公移山》這一課文的中心思想,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以一種趣味化的方式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整個語文學習過程變得生動與趣味盎然起來,借助生活資源構建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從而幫助學生切實提升語文學習效益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綜合大量的語文實踐來看,初中語文學科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應當是單調的、死板的,相反,其應當是趣味化十足的,是能充分激發與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這樣學生才能愿意學習,才能主動學習,也才能在最大限度上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更快、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及其內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將進一步積極探索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的其他構建策略,以讓學生在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氛圍中輕松學知識、高效理解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妍玲.趣味性教學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7(27):64-65.
[2]孫慶曉.初中語文趣味高效課堂的構建[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7):42.
[3]孟祥紅.打造“動感”課堂,開展趣味教學:以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8(8):40-4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