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強
摘要:高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已經深入到了一定的層次,在難度上也達到了一定高度,暴露出的教育問題和學習問題不斷增多。就地理教學而言,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影響到教學效益,需要教師盡快整改。主要對高中地理教學最為典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典型問題;對策
近幾年,我國加快了教學改革的步伐,對教學理論進行了多次的調整,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學體系。高中地理教學在變革中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一些頑固的問題仍然得不到根除,依然存在。從目前高中地理教學的現狀來看,存在以下典型的問題。
一、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典型問題
新的教學理論與傳統理論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置換了教師和學生的位置,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但由于長期以來教師已經習慣了代替學生去完成任務,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很少體現,學生的許多權利在無形之中被剝奪,他們的各項素質得不到鍛煉。第二個典型問題就是教學方法老舊化、單一化,與如今我們所提倡的教學理論格格不入,這一問題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效率偏低[1]。另外,地理教學單一停留在理論層面,也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和吸收,實踐性不足成為又一個常見的問題。
二、高中地理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徹底調換師生位置
學生需要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他們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學習,而不是在教師統一化的教育下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學習模式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適應這樣的學習模式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要一點點地嘗試、摸索。實踐證明,提問是一種有效的引導方式,提問的過程充分顯現出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以這種常用的手段來完成師生地位的初步轉換。例如,在講了“單圈環流”的知識后,設計這樣的引導性問題:單圈環流是在不考慮地轉偏向力和海陸差異的情況下形成的,那么在充分考慮以上因素的情況下,結果又是什么呢?引發學生思考[2]。在分析一些材料時,教師也要盡量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分析時間,先聽聽他們的看法,再根據存在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只要長期堅持,師生一定能夠適應自己的新角色、新位置。
(二)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永遠是不固定的,沒有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不斷突破的新目標。教師要主動樹立更高的教學目標,優化教法,使教學效益最大化。創新教學方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擺脫傳統教學限制,更新自己的思想,學習更高水準的理論,將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求作為教學實踐的基準。例如,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的力量集中起來,完成對某個單元知識的總結和復習,將不同單元的知識串聯起來,進行整合。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突破知識難點,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立體化。以“地球的公轉”為例子,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地球公轉的動畫,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其規律,建立空間思維。地理知識點繁雜,需要記憶的內容多,我們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低效率的學習模式會消磨學生的意志。不妨將圖文結合,讓學生對照畫面去讀文字,觀看動態的視頻,建立更加深刻的認知。這樣,他們在解題時,就能夠聯系腦海中的畫面,逐漸還原出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靈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為他們帶來豐富、愉悅的學習體驗。
(三)地理教學實踐化
地理這門學科取材于生活,教學活動也不能總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要貼近生活,體現出最原始的實踐性特點,這樣的教學才將真正作用于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教學時,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盡量將一些學生熟知的信息與知識點相結合,增加他們的熟悉感,有利于更進一步的理解。
例如,以潘帕斯草原的放牧業為案例,通過為學生介紹該地區的氣候特點和人口分布等,讓學生分析農業的區位問題,了解農業生產社會分工在地域上有著怎樣的體現,最終理解影響一般農業生產的主要條件都有哪些[3]。通過分析案例來獲取知識,顯然要比生硬的理解效果更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運用一些巧妙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堅持實踐性教學,長此以往,必定能夠看到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如今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正在愈演愈烈,已經影響到教學的向前發展和成功轉型,地理教師必須重視起來,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對策。當然,除了上文提及的幾點問題,還有諸如學生差異大,統一化教育模式不科學、教學材料不豐富等問題,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付出更多的精力去解決,去實踐。希望高中地理教學能夠在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奔向更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紀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探微[J].課程教學研究,2014(2):51-54.
[2]閆帥.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探微[J].城市地理,2016(12):228.
[3]王傳忠.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探微[J].高考,2017(15):1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