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麗 崔國泰
摘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并且始終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很難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注重運用情景表演教學法,引導學生扮演歷史人物,同時播放歷史教學視頻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對學習歷史感興趣。此外,學生在情景表演時深入理解知識,且在理解基礎上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歷史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中學;歷史;情景表演
新課改提出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明確要求后要積極將情景表演法運用于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情景表演,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情景中表演,學生在角色扮演時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知識加深理解,并且在完全理解后扎實掌握知識點,可見,教學中教師運用情景表演法有利于提高歷史教學效率。針對于情景表演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以推動學生歷史學習的發展,實現學生歷史學習上的進步,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下面進行詳細分析和探究。
一、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
教師要根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并要求學生結合教學內容編寫歷史情景劇的劇本,然后,按照劇本表演,學生積極按照要求,根據課本內容編寫情景劇的劇本,之后依照先后順序,依次按照劇本內容表演,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積極表現自己。同時,學生在進行情景表演時了解歷史知識,且在了解的基礎上,快速記憶歷史知識點。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講解歷史教學內容,還應注重預留時間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情景表演,進而使學生在表演之前查找與課程相關的歷史材料,根據歷史材料和教學內容編寫劇本,以及在教師耐心的指導下,表演劇本中所寫的歷史人物,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學習《戊戌變法》時,教師先講解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之后引導學生立足于教材編劇本,并且依照劇本內容表演,促使學生認真思考戊戌變法給當時社會帶來的影響,快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呈現的事件進行情景表演
歷史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時發現學生對情景表演比較感興趣,因此,在明確學生興趣點以后,教師要注重運用投影儀展現圖片,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呈現的歷史事件進行情景表演,能夠調動學生主動表演,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力。
例如:學習《原始農耕生活》時,教師利用投影儀、電子白板播放與課程相關的圖片,而后引導學生結合所呈現的圖片表演當時農耕的場景。此外,學習《辛亥革命》時,教師展示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圖片,之后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展示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情景表演,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情景中表演,進而快速理解、掌握課本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歷史教學質量。
三、播放教學視頻時引導學生情景表演
在實際進行歷史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注重運用情景表演法,通過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情景中表演,邊表演邊思考、分析教學內容,逐漸增強其思考力和自主分析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學習《鴉片戰爭》時,教師先講解課程內容,之后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教學視頻,視頻中有鴉片戰爭的圖片、鴉片戰爭的電影,之后,教師將學生分為四到五人一組,引導各組學生根據視頻和電影中的播放情節進行情景表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積極表演,并在表演中牢記鴉片戰爭給人們身體、給當時社會帶來的影響。此外,學生邊看視頻邊表演當時虎門銷煙的場景,使學生對這段歷史銘記于心,并深刻認知鴉片戰爭的危害,逐漸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表演能力和記憶力。
四、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歷史人物進行表演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時,應做到以學生為本,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歷史人物進行表演,使學生積極選擇歷史人物,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也使學生在表演和扮演中對歷史人物有更深刻的感悟和認知,進而促使學生在情景表演中理解課程內容,以及扎實掌握歷史知識,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且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歷史課堂上,教師除了講解課本內容,還應重視引導每名學生自主選擇歷史人物表演,或者引導學生選擇教材中的某段歷史進行表演,以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到情景表演中展現自我,高效學習歷史知識。由此可知,教師運用情景表演法有利于提高歷史教學實效性,進而實現學生歷史學習的不斷進步,推動學生歷史學習的發展。
綜上所述,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實施情景表演教學法,能使學生主動表演,快速理解歷史知識,并且,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牢記歷史事情、歷史知識,進而增強自身的記憶力,提升自身對歷史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歷史教學中運用情景表演法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1]樊江峰.基于情景教學角度下中學歷史教學問題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
[2]敖祖禹.論挫折教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
[3]夏永壯.淺析中學歷史教學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