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華 張鳳勇
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金牛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賓川 671600
生豬人工授精是通過人工采集公豬精液,精液經檢查、鑒定、稀釋、保存、運輸等一系列過程后,最終通過人工操作注入發情母豬子宮內。這種配種技術可以提高精液利用率,減少公豬養殖數量,降低母畜配種空間限制,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經濟效益,且有利于生豬品種改良,優良基因能夠不斷繼承和改進,減少豬群個體差異,同時能夠減少疫病傳播風險,改善肉品質[1]。無論從種豬優良基因的效益最大化、豬源食品質量最大化、疫病傳播最小化,還是從配種效率、養殖經濟效益來說,人工授精技術要遠遠好于本交[2]。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生豬人工授精技術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應用,在部分地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但在一些養殖與管理欠發達地區,供精站(點)受到儀器設備、精液質量、操作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導致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緩慢,甚至有人反映說人工授精的母豬產仔數沒有公豬本交多。鑒于此,筆者結合自身長期在基層從事生豬改良工作實踐,并多方征求有關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全面總結論述我國生豬供精站(點)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以期為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的穩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采精、鑒精、授精技術是人工授精技術的關鍵步驟,當前部分供精站(點)采精、鑒精、授精設備簡陋、落后,生產經營行為不規范,采精過程中操作粗暴,鑒精過程中僅靠1臺顯微鏡,無法準確檢測精液的活力、畸形率等重要指標,采精過程中不能準確鑒定母豬發情期,無法將精液輸入母豬子宮深部。加強統一供精站(點)的基礎性建設和資金投入,完善與改進基礎性配套設施,使其具備完全獨立的精液采集室、處理室、洗滌消毒室,完整的人工采精、授精器械以及先進的鑒精儀器設備,逐步發揮統一供精站(點)的引領、帶動和示范作用,提高供精能力。
選種是遺傳改良的核心技術,而選種首要在公豬,俗話說“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種公豬品種的好壞,直接影響商品豬的性狀。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把種公豬引進關,監督統一供精站(點)公豬的遺傳性狀和疫病感染情況,從源頭上確保精液質量。同時,部分供精站(點)缺少精液保存、運輸的正確方法,沒有認識到強光直射、溫度變化、劇烈振動等因素對精子活力的影響,造成精液質量不穩定,人工授精效果不理想,阻礙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應用。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要監管精液的保存與運輸,鑒定質量合格的精液在保存和運輸中務必置于17℃左右的恒溫箱中,避免外界因素變化對精子活力的影響。
當前人工授精中的技術人員存在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偏低等實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供精站(點)的采精、鑒精、授精工作。應重視專業技術人員在生豬人工授精技術推廣應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優越的人才政策引進大學畢業生到生豬人工授精領域工作,通過會議、現場實踐指導等多層次、大規模的技術培訓提高現有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建立健全技術人員的考核獎懲機制,對技術水平高、服務態度好、工作能力強的人員給予獎勵,調動一線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支技術水平高、責任心強、能吃苦、懂人工授精、愛人工授精的專業人才隊伍,優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加強統一供精站(點)的收費標準和服務承諾,提高供精站(點)的服務質量,穩定其經營收益,促進其不斷壯大和健康發展。在推廣模式上,要不拘泥形式,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微信、論壇等多媒體渠道宣傳人工授精技術的科學性和優越性,讓廣大養殖單位熟悉、認可、欣賞這項新技術,科學地完善營銷網絡體系建設,保持信息交流通暢,積極發揮統一供精站(點)的主導作用,積極設置配套技術服務和健全技術服務保障體系,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網絡服務模式。
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鑒于供精站(點)在人工授精技術推廣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應加強供精站(點)的統一管理,加強對供精站(點)的基礎性建設和監管,培育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立牢固的人工授精網絡支撐體系,為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為優質高效生態養豬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鴨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預防鴨呼吸道疾病主要采取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鴨舍清潔衛生,嚴格消毒,防寒保溫等綜合措施。
對新孵出的雛鴨,可用泰樂菌素混水自由飲水,預防量為0.05%,治療量為0.1%~0.2%,連用3~5 d;也可用泰牧霉素。
來源:中國農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