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霞
河北省定州市農業農村局動物防疫監督總站,河北定州 073000
目前,養雞業面臨著許多嚴峻的挑戰:祖代肉種雞進口嚴重受限、種雞飼養周期較長、病情復雜、雞場要求規模化、行業監管力度加強、食品安全壓力增大、養殖環保要求嚴格等。同時禽流感、傳支、支原體、球蟲、沙門氏菌、腺病毒等還危害著雞群的健康,尤其是能夠引起垂直傳播的沙門氏菌對雞群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要想促進養雞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做好沙門氏菌病的免疫防控工作。
河北省定州市某養殖場于2018年6月12日引進肉雞3萬只,采用密閉式雞舍飼養,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防控傳染性疾病,雞群在20日齡時開始發病,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拉稀、呼吸困難等癥狀,發病雞只占總數的20%左右,前后共死亡1 367只。發病后技術人員及時將病雞進行隔離,并對整個雞舍進行帶雞消毒。通過現場觀察發現,雞舍養殖環境較差、墊料潮濕、溫度和濕度較高。
急性發病的雞只沒任何癥狀就突然死亡,發病時間較長的雞只在發病初期表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很快甚至廢絕,翅膀下垂、怕冷縮頭、離群獨立、隨后出現腹瀉癥狀,先排出白色粥狀稀便、逐步變成水樣稀便,腹部羽毛嚴重被糞便污染[1]。有的腹部皮下水腫、呈紫褐色并有出血斑點,皮膚破裂后流出黑紅色液體。病情較長的雞只會因嚴重脫水衰竭而死。
剖檢的雞只均表現嚴重貧血、消瘦,心包有積液,呈淡黃色,肝臟腫大、被摸擴張、下面有散在的針尖大小白色斑點、有的肝臟被膜下有條狀出血斑,有的肝臟表面有出血壞死點或壞死病灶。膽囊腫大,充滿膽汁[1];有的肺臟淤血、有出血性壞死灶或白色結節,腎臟腫大,有尿酸鹽沉淀;十二指腸充血、腸黏膜潮紅,盲腸中有干酪樣栓塞。
結合雞群現場飼養環境、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病變等,初步診斷為雞沙門氏菌病。
鑒于本場發病雞群周齡、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本次治療采用乳酸環丙沙星飲水給藥,連用5 d為1個療程。將病情嚴重的雞只挑出來注射慶大霉素,每天注射2次,連續注射3 d為1個療程,這樣2個療程后,再加上完善飼養管理,雞群死淘得到控制,2周后回訪,雞群沒有再出現死淘情況。
雖然大多數抗生素和消毒藥物對沙門氏菌都有明顯的殺菌效果,但是因其分布廣、傳播途徑多、容易產生耐藥性,所以應采用綜合防控措施來防治本病的發生。首先凈化雞群,這也是目前國內外防治沙門氏菌最有效的辦法。建議使用凝集反應持續檢測雞群,對1周后雞群每個月檢測1次,發現陽性雞只立即淘汰,連續2次或以上沒有出現陽性雞即可,這樣可以達到凈化雞群的目的[2]。
在目前的養雞條件下單純依靠衛生和生物安全措施,不能確保有效控制雞群副傷寒沙門氏菌的發生。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養雞業的沙門氏菌病,還應注意的一項是必須從沒有沙門氏菌感染的種雞場引進陰性雛雞、并每時每刻對飼料和飲水進行檢測,確保雞群采食進去的是沙門氏菌陰性的飼料和飲水。免疫防控主要是指疫苗接種,首先接種活疫苗必不可少。選用的活疫苗對雞群進行免疫后不僅能夠促使雞群自身建立抗感染能力,還可以產生持續的免疫保護。理想的沙門氏菌疫苗應具有以下特征:沒有保護缺口、易于使用(如可以飲水免疫)、對養殖現場安全、保護效力高(減少定植、侵襲、持續存在、排泄等)。目前,雞場一般選用雞腸炎沙門氏菌活疫苗,在育雛、育成和開產前進行飲水免疫。本疫苗不僅具有安全性高、致弱良好、遺傳穩定、毒力不會返強、用于靶動物安全、對非靶動物和人沒有風險、免疫高效性、效力高、保護力持久、易于使用。可以通過飲水途徑進行免疫,對雞傷寒沙門氏菌有交叉保護。重要的一點是本疫苗免疫保護無缺口,因為它可以通過非特異性應答的刺激產生暫時性作用(<24 h到4 d)、由細胞介導的應答(從4 d后開始)有效地刺激體液免疫應答(分泌型IgA的合成),從而確實無保護缺口。
雞場引進雛雞前,對種雞場和孵化場進行實地考察和了解,禁止向沙門氏菌污染的雞場購買雛雞,雛雞入場后進行精心管理,一旦發生雛雞死亡情況及時檢查發病原因,對感染的雞只立即采取措施。種雞場感染沙門氏菌后應全群淘汰,商品雞群發生沙門氏菌感染的雞只后應立即淘汰,同時對未感染雞群進行藥物預防,產蛋雞群感染后應對所產雞蛋進行殺菌處理,才可以出售[3]。
總之,對雞群進行全群凈化是目前所有雞場防控沙門氏菌病的首選方案,國內外大多通過生物安全防控結合檢疫凈化方法來清除本病。因此,就要求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基礎上完善養雞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加強衛生消毒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免疫接種并定期進行監測。另外,根據雞場具體情況進行藥敏試驗,及時給雞群預防性地投喂敏感性的抗生素,有利于隨時殺滅腸道中的沙門氏菌。
給產后母羊補飼問題
給產后母羊補飼。瘦弱母羊產前及產后適當補飼含有豆類及油料的精飼料,可增加泌乳量;對無乳羔羊可由泌乳充足的母羊代乳;也可采用人工補飼。補飼方法因條件不同而各異,有的用小米面、黃豆面調成糊糊,也有的用奶粉,有條件時最好用鮮牛奶。補飼的關鍵是營養和衛生,補飼極易引起消化不良性拉稀和大腸桿菌的感染,應注重添加助消化及抗生素藥物進行防治。
來源:中國養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