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
不管你看沒看過風靡一時的《變形計》,知不知道眾網友親封的當代哲學家王境澤,你都逃脫不掉被譽為人類三大本質之一的——真香定律。
真香定律是一種來自遠山深處的力量,該理論由王境澤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發現。王氏境澤者,吉林長春人,放浪形骸,睥睨天下,或浪跡網吧,或出沒歌廳。2014年王境澤受邀參加《變形計》節目,不得不在偏遠山區交換人生,有人以涼白開、蛋炒飯誘境澤,欲使之服。澤大怒以手指天:吾王境澤,便是飽受饑苦,自十樓跳下,必不食爾等宵小粒食!
既罷,飯食俱備,澤引之懌甚,遂負前語,坐地持筷于堂,啖之,悻悻乎曰:“真香!”
四年前不情愿地走入小山村的王境澤一定沒有想到,他會因一碗炒飯成為“真香梗”的創造者,而云南麗江永勝縣的那段經歷也將其命運徹底改變,一舉奠定了他在動態表情包界的地位。當今互聯網已然形成“王境澤真香警告”“有錢可以為所欲為”“切·格瓦拉不可能打工”三大巨頭鼎立之勢。這一口飯他吃了四年,味道依然很香。
王境澤真香定律的發現為人類研究因果論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人類行為學奠定了基礎。真香定理影響之大,以至于人們在命運的齒輪發生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轉變時,總是情不自禁地說出那句:真香。
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真香定律
野荼發雪堆墻,草牡丹開月照梁。世眼都隨人毀譽,不知底處是真香。
真香定理(The Theory of So delicious)具體表現為,事情沒到最后一步永遠也不要妄下定論。可以形容人對一件事物開始竭力抵抗,后來樂不思蜀的態度。年度最潮流口語“真香”火了之后,我們發現生活中的真香現場還真不少。
樸樹:我不喜歡坐摩托車的。騎摩托太酷了,真香!
網友:家里過年殺豬,豬不大我不讓殺,哭得像二五八萬似的。后來我吃的最多,真香。
18歲時,“媽,打死我也不穿秋褲”;28歲時,“媽,你把我秋褲放哪了?”
我絕對不會喜歡這種類型的男生/女生。
就算是單身一輩子,我也不想湊合。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我打死也不會生孩子(養貓狗)的。
“真香定律”饒過誰。當它生效時,就意味著你已經完成了對某事從拒絕到喜歡的甜蜜打臉。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真香”行為
在遭到清軍勸降時,洪承疇說,“我就是餓死,掉腦袋,也絕不降清!”
輪到自己勸降反清義士夏完淳時,洪說,“如歸順大清,當不失美官。”
1815年一家媒體對拿破侖進軍巴黎做出連續報道:
“來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陸。”
“不可明說的吃人魔王向格臘斯逼近。”
“卑鄙無恥的竊國大盜進入格爾勒諾布爾。”
“拿破侖·波拿巴占領里昂。”
“拿破侖將軍接近楓丹白露。”
“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于今日抵達自己忠實的巴黎。”
拿破侖指著墻上的一張畫像問:“這是誰?”
部下:“奧地利的公主。”
拿破侖:“這么丑,只有傻子才會娶她。”
多年后,這位名為瑪麗·路易莎的奧地利女大公嫁給了一個叫拿破侖·波拿巴的傻子。
當年埃菲爾鐵塔建立計劃剛披露時,巴黎媒體刊登了一批藝術家和建筑師聯合簽名的抗議書,署名抗議的有莫泊桑、左拉、小仲馬等300多人。莫泊桑更是宣稱:“巴黎如果建成鐵塔,我要永遠離開這個城市。”世博會后埃菲爾鐵塔贏得世界贊譽,甚至成為巴黎乃至法國的標志之后,來這里吃下午茶最多的人就是這位叫做莫泊桑的大文豪。他還嘴硬:“這里是巴黎唯一看不見那座破塔的地方。”同時他繼續專注地往埃菲爾鐵塔特色熏肉上撒起了胡椒粉和精鹽,嗯,真香。
民國大家錢玄同年輕時說:“人到40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當錢玄同40歲時,他或許忘了自己說過的話了,可他朋友們一個個都記得很清楚。胡適、周作人等人在《語絲》雜志上編了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他們還為此煞有介事地寫訃告、撰挽聯、賦悼詞。魯迅也給錢玄同寫了一首詩:“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何妨賭肥頭,抵當辯證法。”
“真香梗”里的社會心理學原理
新一代潮流口號“王境澤+真香”突然又火起來,昭示了只有最能觸動公眾心理的話語,才可能獲得關注認同進而爆炸性地傳播。當初拒絕有多猛烈,后來真香就有多香。說到底,源于生活的真香梗容易令大家對號入座,真香時刻給我們帶來了“原來還能這樣”的驚喜和一種解鎖新世界的快感。
真香,是一個讓人愉悅的詞。生活中也常有真香時刻:我們都會莫名地對一些事很抗拒,一旦放下心防去嘗試或接納,竟然獲得了“真香”的驚喜感。發現了生活中的新知,何嘗不是達成了與世界的某種和解?世事無常,真香難料,真香定律無處不在,歸根結底于“嘗試”,走出生活方式認知方式的舒適區,主動跨越邊界接受新變化,沒準就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陰陽合和萬物生”。“生”就是不斷產生創見、領悟“今是而昨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不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