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學劍
下班回到家,還在門口換鞋,就聽廚房里忙碌的妻子招呼我,說要告訴我一件大事。其實,無非是兒子所在的班里又有了什么花絮、動態(tài)。我漫不經心地穿上拖鞋,一邊看手機,一邊支吾著:“你說嘛,我在聽呢。”妻子在那邊斷然命令:“不行,我要看著你的眼睛說話!”這是她多年來唯一的撒嬌方式。老夫老妻了,看著丈夫的眼睛過日子,或許是這個中年女人最浪漫的追求。
電視綜藝節(jié)目里策劃的“親人對視”場景,總是讓人熱淚盈眶。和親人對視,不過幾分鐘的光景,無論父女、母子,還是夫妻,都會直擊內心深處最敏感的淚點。
平凡到麻木的日子,悄然霜染青絲;忙碌而瑣碎的生活,不覺間為眼角平添了幾道皺紋。我們平時不曾、不敢、不屑或者不習慣,如此這般定定地與親人的眼睛對視,我們更習慣于遮著掩著蓋著自己的感情,在受到最深的傷痛時,總是把目光投向更遠的遠方。正如段子里總結的那樣:小時候總是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后,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含淚的微笑,是最堅強,也是最動人的。掩藏真相、真情的淚腺,就藏在眼球的后面。
定定地望向親人,細細地讀懂對方的眼睛;不需要語言的表白,也不需要肢體的擁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夠了。從今天開始,試著認真地望向你的親人、愛人:過日子,看著你的眼睛,才踏實、安心。
(摘自《新民晚報》 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