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國人,重農抑商,商人的生命、財產、名譽得不到尊重和保護,中國的商業繁榮,一直發展不起來,他們閉關鎖國,實行海禁,壓制國際貿易,妄自尊大,蔑視國境之外的一切新鮮事物,到了近代時期,中國已經淪為一個弱國,1937年更是淪落到差一點亡國的地步。
驀然回首,人們可知,貽害人世最深的,其實不是無恥,而是無知。
那些道學家們,提倡“父母在,不遠游”,善良的古代中國人,要一輩子困在村子里,為什么?因為你的父母在,因為你的祖墳在,你難道不照顧父母了嗎?你難道不照料祖墳了嗎?那么,你就是一個不肖子孫,你不是人,你是一個畜生。這個規矩,說起來很好聽,老人有人贍養,祖墳有人打掃,祠堂有人焚香,但是,那時的人們不知道,凡事都有兩面,你把中國的男兒都困在了村里,那么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商業就發展不起來,經濟就繁榮不了,為什么?因為一個發達富裕的社會,必然是一個資本、資源和人才自由流動、隨經濟規律配置到最佳位置的社會,一個國家的人都不流動了,談何發展,談何繁榮?
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孝順,不是說我們不應該贍養老人,而是要厘清“贍養”和“長期陪伴”的界限,可以贍養,但不必長期陪伴。其實長期陪伴當然是最好,但是,大凡世事,均有好壞兩面,你把人困在家里,人就發展不了,人發展不了,社會就發展不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你用一個“孝”字把中國人困在鄉村,中國的商業社會,就無法萌芽,也無法壯大,國家就強大不了。
所謂資本主義在古代中國,不斷地“萌芽”,卻一直發展不起來,為什么?這一點,可供管窺。
禍害社會的,往往不是壞人,而是蠢人,尤其是那些堅信自己是好人的蠢人。
還有那些建議癌癥患者不信西醫、改吃中藥、做理療、吃齋念佛“積德治病”的,那些給親人買煙酒送禮的,都是這一類人,這一類人其實心地都不壞,但由于知識的缺乏,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做壞事的人,而這些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世上最可怕的,其實不是無恥,而是無知。
還有當年那些相信義和團大師兄“神功附體”“刀槍不入”的,所謂刀槍不入,根本違反物理定律,登堂入室給朝廷命官表演的那些大師兄,其實不過都是魔術高手,人家早已把障眼戲法學個精透,就等一個機會,幻想當官發財。
還有什么“扶清滅洋”的,受眼界所限,當年的義和團,竟然認為在大清土地上的洋人,就是這個世界上全部的洋人,只要把這些洋人都滅了,天下就太平了,他們竟然不知道,洋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國家,而且還是強大的國家,你殺人家一個,人家過來殺你三個,所謂的“洋”,根本就是“滅”不完的。
試問世上還有什么事情,比無知二字,更令人恐懼,更令人惋惜?
(摘自“讀書人馮學榮”微信公眾號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