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祥
我沒有為農夫山泉做廣告的意思,但標題確實來自它的廣告語:農夫山泉有點甜。這是廣大的人民都想追求的一種牧歌式的田園生活。
那么,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田園生活呢?我試解如下:農婦。是人,是存在物,更是精神追求。人這一輩子真正難的事情,估計就是找一個稱心如意的人了,男的是這樣,女的也是這樣,雖然這里說的是農婦,換了女的說,也可以回歸廣告語的本身:農夫。農婦農夫找好了,找對了,而且不是一時找對,是要長期找對,一輩子找對,這個就難了,太難。你看有些人雖然一輩子生活在一起,但未必稱心如意,估計有許多是湊合,馬馬虎虎吧。西方有哲人在談到和諧婚姻中不和諧成分時說,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兩百次離婚的念頭和掐死對方的想法。由此看來,這個農婦農夫是多么的重要啊,她(他)簡直關系到我們的一生幸福!難怪人們這么向往。
山泉。是水,是必需品,是那種不受污染的還帶著大自然親切氣息的必需品,是那種讓人能頤養天年的環境。水有多重要,環境有多重要,道理就不必我說了。以前我在富春江邊上的一個縣城里工作的時候,那條江據說是全國唯一沒有被污染過的幾條江之一,水質相當不錯,保護也非常好。即使這樣,也仍然有許多市民,起早落夜地到縣城邊上的一個地方去接山泉,而且是樂此不疲。為什么啊,因為那里的山泉特甜,喝了還想喝,特別有助于人的健康。不想,現在我居住的這座城市里,應該也算大城市了,有山有水。有次看到報道,不少市民也到一個地方去接山泉,再后來一了解,接山泉的地方還不止這一處。再后來,我還看到別的城市也有這種現象,據說還挺普遍。當然,接這些山泉的大部分是起早鍛煉的人們。他們這么不辭辛勞接山泉,還不是為了自己能喝得好點!如果能有一處地方,有接不完的山泉,有枕著而眠叫著我們而醒的山泉,那該有多愜意呢?雖然是夢想,可是我們還是不斷地尋找,不斷地尋找。
有點田。這個是讓我們能夠勞作而自食其力的地方,這個也是財產財富,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生活必需品,不是說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嗎?有點田還是適度的運動。那么,我們如何來對待這個有點田呢?有多少田才是夠的?人有貪婪的本性存在,缺什么人家都說自己缺錢,也不會說自己缺德。所以,這個田的數量決定著我們人生的幸福程度。有人說這一類人應該比較幸福:有點權、有點錢、有點愛好、有點閑。但有點權的人畢竟不是多數啊,所以這個并不能代表我們大眾百姓的。那按你的意思,大家都不要太積極嘍,今日有糧,今日有餐,布衣暖,菜根香,這樣就行了?那些億萬家財的人豈不是只有錦衣夜行了?那些奢侈品還有人買嗎?那些饕餮大餐還有人吃嗎?那些豪華跑車還有人開嗎?我們的經濟怎么拉動?噢,不是這樣的,我說的有點田,只是一種個人的追求而已,至于你對財富的態度,你擁有財富的數量,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你有做慈善的自由,你有再創造財富的自由。
我們的生活為什么會這么累?好像有人說過,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農婦、山泉、有點田,足矣,足矣!
(摘自“文軒網”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