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銀
摘 要:小麥倒伏特別是嚴重倒伏的地塊,給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帶來難度,政府要求小麥留茬不超過15㎝,按照現有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功能,做到這一點,難度是相當大的,收割倒伏嚴重的麥田,不僅費工費時,而且效率極其低下,小麥聯合收割機機主不愿意收割這樣的地塊。對廣大農民來說,小麥倒伏也是令他們最頭疼的事,因為現在在家種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女,人工收割對他們來說,也有很大的難度,甚至是幾乎不可能的。小麥倒伏的原因有很多,根據農技人員的調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廣大農民要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加以防治。
關鍵詞:小麥倒伏;原因;防治
冬小麥倒伏特別是嚴重倒伏的地塊,給大型聯合收割機作業帶來難度,政府要求冬小麥秸稈留茬不超過15㎝,而且價格不能比正常生長的麥田高太多,有的地方規定不能超過50﹪,按照現有大型聯合收割機的功能,做到這一點,難度是相當大的,收割倒伏嚴重的麥田,不僅費工費時,而且效率極其低下,正常生長的冬小麥收三四畝,倒伏嚴重的冬小麥一畝也收割不完,機主出來參加冬小麥機手會戰,是有成本的,他們不僅加油、對機械保養,而且還要給雇傭的機手開高額的工資。所以他們根本不愿意收割這樣的地塊。對廣大農民來說,冬小麥倒伏也是令他們最頭疼的事,因為現在在家種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女,人工收割對他們來說,也有很大的難度,甚至是幾乎不可能的。2016年,平輿縣某鎮張某家一塊四畝多的成熟冬小麥,因為嚴重倒伏,大型聯合收割機機主不愿收割被拉撂下了,相鄰地塊,下茬種的玉米出苗了,還沒有收割結束,最后鎮里組織人幫其收割,麥收割完了,但掉的麥頭、麥籽隨處可見,不包括生理減產,僅僅未能收起來的冬小麥每畝不下50㎏。路過的人無不痛心疾首。
那么,哪些因素會造成冬小麥嚴重倒伏呢?
冬小麥倒伏的原因有很多,根據農技人員的調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種子播量過大,是冬小麥嚴重倒伏的主要因素,占歷年來冬小麥倒伏的60﹪以上。加大播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冬小麥播種時天氣干旱,怕麥種出苗不全,就隨意加大播量,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張某,2015年冬小麥播種時,當時天氣比較干旱,本來農技部門的指導意見,每畝播量8㎏-9㎏,而張某播量卻達到15㎏,超出正常播量的80㎏左右,偏偏在他播種后,天又下了雨,當時農技人員就曾經建議他剔除一部分麥苗,他沒有聽從,由于2016年四月上中旬降雨較多,導致他們家的嚴重倒伏,倒伏面積超過整個麥田的70﹪;過了正常播期的最容易加大播量,而且往往超過正常播量的50﹪左右,這樣的地塊,遇到春季降水過多時,也容易發生倒伏;隨大流跟風加大播量的也大有人在,他們不根據墑情、播期,就是只看別人咋著他咋著,這種原因導致的小麥倒伏占到30﹪左右;過了冬小麥正常播期,適當加大播量是可以,但不可隨意加大。而不少人就是隨意了,結果倒伏了。
二、病蟲害嚴重發生的地塊,容易出現倒伏。農技人員下鄉調查時發現,有個別地塊,因為家人在小麥播種后,就出去打工了,田里就沒有施過藥,導致麥田里不僅雜草叢生,而且病蟲害嚴重發生,麥稈就是正常年份也很難站穩,所以像遇到2016年4月份春季多雨的年份,也發生了嚴重倒伏。
三、一些嚴重退化的冬小麥品種,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下降,遇到春季降水較多的年份,十分容易導致冬小麥倒伏。
針對這些導致小麥倒伏的原因,廣大農民要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加以防治:
1.正常播期內,嚴格按照冬小麥品種使用說明書上推薦的播種量下種,即便是過了正常播期,只要還適合冬小麥播種的,也應當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適當加大播量,切不可下種隨大流。
2.不失時機地做好冬小麥生長各階段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在農技、植保等縣市涉農職能科技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進行冬小麥病蟲害防治,特別是在進入春季以后,防治冬小麥病蟲害的時候,適當添加一些磷酸二氫鉀、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以提高冬小麥抗病抗倒伏的能力。力求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放,防禍于未然,從根本和源頭上,解決冬小麥嚴重倒伏的問題,避免因小麥嚴重倒伏給農民造成的損失。
3. 選擇冬小麥新品種一定要先實驗,在取得成功經驗基礎上,加以推廣,及時淘汰過時冬小麥品種。每年冬小麥播種前,縣農技部門都會根據當年或者近年冬小麥品種表現,向廣大農民建議使用冬小麥品種目錄,廣大農民選種時應當根據農技部門的建議挑選適合自己需要的冬小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