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開鵬
摘 要:時代在進步,教育事業的發展蒸蒸日上,素質教育理念開始逐漸滲透進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教師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程度也不斷升高。尤其是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因為高中化學的抽象性、微觀性、邏輯性、專業性極強,許多學習活動僅靠學生自己是很難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就需要教師組織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活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增強高中生的合作交流意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運用;合作學習
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溝通的社會,教學的發展若是閉門造車就與當今社會發展規律相背離的,只有開展深度的合作、密切的溝通、廣泛的交流,一個國家才可能富足,一個民族才可能強盛。同樣,一個人只有同他人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高中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時期,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思維意識的培養和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明確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專業性強、學習難度高的特點,同時還應當明確高中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水平還有待提升的發展現狀,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多種層面、多種角度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強化、學習能力的提升,實現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一、什么是合作學習?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一系列能夠促進學生在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整體表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近年來,這一教學策略被廣泛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實踐證明,合作學習的開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活動中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學習策略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性、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二、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比較清晰的職責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現代教育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是學校最該重視的問題。單從化學這一門課程來說,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進步。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儲備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過相互合作,老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啟發,可以將雙方的思維引向一個全新的方向,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有價值并值得探究的問題。同時,合作學習對學生主體性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探索、質疑、思考、研究,發展思維能力,促進學生互助互愛,增強集體凝聚力,培養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成功的信心。
三、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化學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凸顯了它是高中眾多課程中特點最明顯的學科之一,采取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再適合不過。其目的是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學生獨自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為了實現合作學習的目的,問題的選擇與設計就不能草草了事,而是應該精心設計有一定爭論性、趣味性的問題。問題要有一定挑戰性,但不能超出學生能力范圍過多,否則就會打擊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失去解決問題的耐心,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蘋果。學生合作探究中所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格外重視。通過對這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進行討論與解決,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將會明顯提高。
2、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質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讓學生學會質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應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質疑。教師應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關鍵詞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在講解新課時要鼓勵學生敢于追問;在知識的上下聯系比較中要敢于反應;在總結知識時還要不斷追問。在教學中對于不同視角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給予解決。主要有因果法、反問法、推廣法、比較法、極端法、轉化法、推理驗證法、變化法,等等。教師為了達到逼學生提問,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教學中不要把一切問題都講出來,讓學生有問題可提;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有個過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則不達;因勢利導,逐步克服為提問題而提問題的傾向,使提問更有價值。
3、注重化學實驗教學。
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驗課程的安排與設計。對于學生來說,實驗課堂中的大部分化學現象十分神奇,它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躍躍欲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一個實驗環節精心設計,同時增加其他不同的實驗內容,讓學生在感受化學神奇反應的同時掌握相關化學知識。在學生分組做實驗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化學反應出現的現象仔細觀察,并詳細記錄。因為課堂時間、實驗器材等限制,通常不能讓每位學生親身操作和體驗化學實驗。所以,最佳的選擇就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實驗。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完成任務,還能讓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模式中體會到探究、討論、成功的意義與樂趣。比如,“氨氣性質”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合理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濾紙(剪成豌豆莢形狀,在上面涂上酚酞試液并晾干)發給學生,請學生打開氨水試劑瓶,將“豌豆莢”放在瓶口。這時,學生發現“豌豆莢”變成紅色。接著,教師提出問題:“豌豆莢”為何會變紅?體現出氨水什么性質?這樣的引課方式,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各個小組的學生相互討論,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狀態。同時,這樣的方式也為整堂實驗課定下“探究”基調,讓學生在觀察化學現象的同時,了解氨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豐富自己的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作為高中階段實效高、應用廣、學生參與度高的一門學科,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因此高中教師應當在對教材知識框架整體把握、對課堂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對學生發展實際深入了解、對學習活動精心創設的基礎上,廣泛應用合作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更高、更遠、更大空間的發展。合作學習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變革,也是教學策略的變革,更是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能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有利于培養合作精神、培養交往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培養競爭意識、培養平等意識、培養承受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梁兆紅.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3).
[2]田儒芹.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