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徐彥山
摘 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自始至終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與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保護環境日益重要。隨著國家一系列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的施行,環保取得進展,人與環境的矛盾逐漸緩和,其中,對環境的監測在環保施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可以了解不同地區環境問題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策略,本文主要分析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措施,希望推進環保工作進程,使我國環境更加美好。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重要性;措施
一、前言
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是轉變經濟發展動能的時代,傳統的以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在這個時代要得到遏制,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理念。隨著科技進步與人的環保意識的增強,環境監測在環保中的作用也不斷提高,施行環保措施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環境監測概述[1]
環境監測,顧名思義,就是相關部門和人員對環境進行系統監測。具體而言,就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可以展現環境質量水平的因子進行監測并依據監測結果對當前環境質量水平進行合理地評定,為環境質量的管理與日后的規劃提供理論依據。環境監測主要經過以下幾個流程:首先,相關部門接受監測任務,進行數據現場采集;之后,根據時間限定與得到的數據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有效監測方案;最后,根據監測方案對樣本進行收集并得出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并且要對最終結果進行再次檢驗與審核以保證結果合理精確。
環境監測主要有一下兩方面特點:第一,綜合性強,由于環境監測的手段與檢測對象有多種多樣的特點,環境監測也應具備綜合性的特點;第二,檢測周期長,由于環境污染問題暴露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與環境質量治理耗時長的特點,環境監測的周期相對也長久。
三、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
1.為制定環境保護措施奠定基礎,推動制定更加精確的環境保護標準
首先,通過環境監測,相關部門可以更好掌握環境現狀與環境質量變化的精確數據,掌握各種污染物的占比與變動狀況,有利于制定針對性的環保措施。其次,通過環境監測,相關部門可以了解污染的分布狀況,掌握全國污染程度,有利于集中調度人力物力資源,制定轉對地方的環境保護措施。
另外,根據環境監測得出的數據指標,相關部門可以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不斷改善優化環境保護標準,制定階段性與最終的期望指標,推動環境保護措施有效施行。
2.降低環境治理成本
傳統的環境治理的施行,只能根據模糊的環境質量信息對污染地區進行治理,往往因無法得知污染的具體地點而只能對整片區域進行嚴管治理,這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還干擾到周邊的正常生產運營,這使環境治理成本加大。而環境監測的有效施行,可以大力降低環境治理成本。它可以以數據分布的方式,向工作人員展示具體污染的地點、污染物、原因并提出高效治理的建議,針對性的對特定地段進行污染治理,這節約的人力物力財力,大大降低環境治理成本,提高環境治理效益。
3.提高環境保護有效性[2]
第一,提高環保深度。傳統的依賴人工的環境保護的工作模式往往受工作人員自身經驗能力的限制而降低工作質量,并且結果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在環境監測的應用下,主要以先進的環境監測設備為主要工具,工作人員只需掌握設備操作即可。環境監測設備可以精確監測一個地區的污染物、污染程度等指標,并通過分析這些指標數據客觀性地提出一些措施建議,有助于提高環境保護質量,提高環保工作深度,提高環境保護的有效性。
第二,監測環境污染。通過環境監測,可以對已污染地域的空氣、水、土壤、生物等多方面進行檢測與跟蹤監測,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并削減污染的影響范圍,對周圍未污染地區進行保護與預防,以減少污染地區帶來的危害,提高環境保護的有效性。
第三,增強環境預測。多種污染具有潛伏性的特點,在一段時間內往往無法看出其造成的危害,只有達到某個“度”才會市環境質量發生可察覺的“質變”,例如霧霾。在這種情況下,環境監測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根據污染因子的變動狀況,分析多年后的污染因子的濃度,并通過污染因子的階段性特征預測其爆發的時間、條件與影響,有助于工作人員對此類污染的預防、控制與消除,提高環境保護的有效性。
四、環境監測的具體措施
1.提高監測人員技能水平,制定更加合理的工作制度
首先,提高監測人員的技能水平。由于環境監測引進先進的電子設備,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使之可以熟悉設備操作流程,使環境監測發揮更好的效用。
其次,制定實行更加合理的工作制度。環境監測的應用與傳統的人工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它相對于傳統人工模式要求工作人員具有更多耐心、細心、更強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所以以往傳統人工模式下的工作休息制度不再適用,相關部門更制定更加合理的工作制度,保重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與工作質量。
2.完善污染檢測預報體系
環境監測與污染有著重要的預警作用,所以要完善污染預警體系。綜合分析環境質量信息,將環境質量分為優、量、中、差、預警,五個層次,并根據不同層次制定相應的保持或預防措施,并以不同的顏色展現給人民大眾,提高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認識并做好預防工作。
3.政府加大投資力度[3]
當前我國的環境問題多種多樣,水污染、金屬污染等污染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為了提高我國環境監測水平,推動環境保護的有效進行,要加大政府投資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對環境監測設備的投資力度,完善各種資源設備設施的配置;另一方面,加大對環境監測工作的宣傳,將部分監測工作納入市場化軌道,對承擔監測工作的企業予以補貼。
4.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嚴格的法律法規是保證環境監測順利有效施行的基礎,也是進行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重要依據,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環境監測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查。
五、結語
本文綜合分析了環境監測工作再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日益深入,相關人員要重視環境監測在環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支持環境監測的同時,監測人員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以更加精準監測環境質量水平,從而促進我國整體環境監測水平的條,以提升我國發展質量,促進良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勝.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3):115.
[2]劉蕾.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探討[J].低碳世界,2018(11):12-13.
[3]魏文華.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8,30(06):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