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
摘要:通過有效網格化管理,集成學院學生管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以學生為本、以服務為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學生管理理念得以踐行,在服務中實現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和教育,實現學生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精細化和系統化,從而為學生提供個性的服務和教育引導。本文對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模式;高校學生管理;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高等院校在學生管理方面也不斷的尋求新的理念和模式,在長期探究和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網格化的管理模式。網格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是其管理工作的重大變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網格化管理在實踐應用中有其光明的前景和特殊的注意事項。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高等院校要重視將網格化管理理念、管理要求及具體實施方案與自身實際相結合,通過使自身網格化管理的框架得以搭建,促進其獨特應用效果的充分發揮。
1網格化的管理含義
大學生網格化管理就是利用現在的計算機網絡,通過尖端的數據技術,建立單元格網絡模式,對現有的學生資源進行劃分,具體到每一個單元格,從而打破原有學生信息的構建體制,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管理、監控學生的日常生活,在網絡上建立一道保障的防護墻,以便及時的掌握學校學生的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相比傳統的學校人工管理模式更加快速、高效,它從條到塊,具體到每一個單元格,是真正的網絡化管理模式。
2高校網格化管理的引出
近年來,由于很多地方的管理都已經實現網格化管理。比如勞動保障、城市的建設等等方面已經從剛開始采用到目前為止發展的很成熟。鑒于此,相關專家通過實地考察,翻閱資料,得出了結論,就是網格化管理在高校里邊同樣可以得到應用,并且有很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可以借鑒。由此可見,高校網格化管理不是憑空出現,隨意捏造的,它具有時代性的特征,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新生力量。
3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意義
對于網格化管理工作來說,就是從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在現代化城市的快速發展下,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設也成為了促進服務型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在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下,就要做好研究與創新工作,滿足發展的要求。對于高校中的學生管理工作來說,已經成為了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通過開展科學化的學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學校中的綜合治理能力,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管理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因此,在實際中管理者就要做好分析與研究工作,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此來滿足發展的需求。通過對高校學生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存在著個性化強、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等特點,這樣也就很容易發生校園突發事件。從傳統的管理模式上來說,如果單純依靠學生管理者來進行管理工作,是存在著一定困難的,同時也降低了獲取學生信息情況的效果。其次,在管理工作相對較為龐大的影響下,使得管理者需要面對較多的工作內容,這樣也就出現了疲于應付的現象。隨著網格化的不斷發展,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了各行各業中,實踐成果也相對較為成熟。因此,在高校學生管理理念與模式的不斷發展下,也給管理工作帶來了發展的契機。通過對現階段學生的特點與管理體系進行分析,就要主動將網格化管理模式運用到其中,以此來滿足學生管理的需求。
4網格化管理面臨的問題
雖然,網格化管理有以上所說的優點,在很多高校也已經初步有了探索,但是高校網格化在管理學生當中還是面臨很多問題。有的高校將這種管理模式沒有正確、充分的理解,認為它就是一種簡單的網絡化管理,每一個班就是一個單元,通過在這個單元中管理即可。還有一種就是學校建立的信息之間沒有任何聯系,甚至是單列的關系,這樣做反而信息反饋不到位,給管理帶來更大的負擔。最后,學校目前的重視態度不足。學校的工作應該重點放在對學生的管理上,學校的良性發展上,但是有很多學校依然把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導致網格化管理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作用,從而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個性化的服務。
5高校網格化管理模式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1實現“以學生為本”的目標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中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的增加,相應的學生群體特征也在發生著變化,所以也給高校中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受到學生人數較多、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的影響,使得管理人員難以及時深入到學生中去,也降低了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效果。因此,在網格化管理模式下,不僅可以提高學校資源的整個效果,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了因材施教的目標,提高了教育與管理結合的效果。通過在服務中進行管理,在管理中展現出服務與教育的功能,可以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與規范化發展的效果,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與引導。
5.2管理大學生過程中廣泛應用的信息技術是實踐網格化的平臺保障
在大學生管理中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早已是常態,并且應用的技術種類越來越多,學校都在不斷地完善自身的學生教學、管理以及黨建等方面的信息化平臺。學校更加熟練地掌握并且應用網絡信息資源,這無疑是為推廣和應用網格化管理提供了一個足夠堅強的技術保障。
5.3現有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利弊是影響網格化管理推行的重要因素
從現有學生管理模式分析,不難發現,網格化管理雛形一直存在于高校學生管理中。可以形象地將現有的“班級—年級—學院”看成是一種簡單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其中班級即網格化管理中的最小單元格,但這與真正意義上的網格化管理又有一定的區別。一是信息技術的運用并不充分,網絡系統功能并未被充分發揮;二是層級之間更多的是單向管理功能,且存在最小單位規模偏大、無法實現管理全覆蓋等問題;三是學院層級以思政工作為主,與學生教務管理分離,無法完全實現網格化管理所提倡的組團式服務,不利于管理的整體性與精細化,無法提供較好的個性化服務。
5.4網格化管理最大程度的整合了高校的資源
所有來自學生、高校的資源都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資源通過整合和流動,不斷更新儲存,增加新鮮的血液,通過服務、教育、管理三者相結合的模式把學生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除此之外,學生在網格化的管理中,可以和其他學生互通有無,更加有機會去交流,給自己增加新的知識儲備,整個網格化的管理就是一個開放的大環境,它帶來的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增長潛力的動力。
6結束語
通過對高等院校學生管理現狀和網格化管理的概念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高等院校學生管理活動中應用網格化管理有利于將學校有限的財力、物力及人力等教育資源集中整合起來,通過對“管理與教育相結合,在服務中管理”和“服務為先,學生為本”理念的切實貫徹執行,在管理中體現教育和服務,在服務中管理,促進系統化、精細化、規范化及信息化學生管理目標的實現,從而使學生個性的教育和服務獲得充分的引導和保障!
參考文獻:
[1]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孫中青.新西部.2017(31).
[2]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李赟.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5).
[3]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尹菊琴,劉丹,卓亨逵.成功(教育).2012(05).
[4]網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李赟.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