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摘 要: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已經成為新時代的背景,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在教育領域,"互聯網+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興起,為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文章就"互聯網+"背景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具體內容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市場營銷;教學改革
前言
“互聯網+”的背景之下,促進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發生了轉變,以市場營銷學作為研究對象,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自主、互動教學成為了主要發展趨勢。因此,職業院校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進行《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改革。
1“互聯網+”提出的背景
隨著4G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據相關部門統計,2017年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7億,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消費者都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我們的生活習慣逐漸被移動互聯網改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正成為“連接一切、聚合天下”的中心,實現了多個行業的深度融合。“互聯網+”應運而生。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有利于重塑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對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面向‘互聯網+融合發展需求,鼓勵高校根據發展需要和學校辦學能力設置相關專業,注重將國內外前沿成果盡快引入相關專業教學中。”
市場營銷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讓學生深刻領悟從消費者需求出發,一切為了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需求、創造消費者需求的現代營銷思維。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既要注重營銷理論的講解,注意營銷內容創新、營銷手段的更新,又要有一定的實踐性。在此背景下,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也應順應時代潮流,把握現實需求,樹立為社會經濟、行業企業的發展需求的理念,把“互聯網+”的思維貫穿于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中。
2“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市場營銷應用的變化
2.1大數據協助企業進行營銷戰略決策
傳統的營銷戰略決策主要依賴于企業發展的經驗和市場調研的數據分析,具有模糊性和主觀性,無法較為真實地把握顧客的需求動向。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消費者習慣了網上工作、購物、娛樂,大多數企業也迅速布局線上線下業務,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因此,互聯網中產生了大量的顧客行為數據,而這些數據能精準地描繪出不同顧客類型和他們的需求偏好特點,企業也可以做出更精準的營銷戰略決策。
2.2互聯網技術有利于整合營銷組合策略
互聯網使得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可以迅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并讓他們成為忠實的顧客和推薦者。同時互聯網技術使得營銷組合策略產生了新的變化:企業在互聯網技術下可以圍繞著消費者的需求偏好,量身定制產品和服務;用低價或免費方式吸引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流量產生新的收入來源;創建共生共贏的線上線下渠道;用社交圈的方式進行精準的促銷。
3“互聯網+”背景下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
3.1擴充市場營銷教學內容
市場營銷課程的核心框架為:市場營銷環境分析、目標市場的營銷戰略、營銷組合策略。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這三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應當進行更新和擴充。例如,分析市場營銷環境時,應當加入對互聯網營銷環境的專題,包括互聯網時代新興行業的特點、商業模式的變革、消費者需求和行為的變化等方面,并探討互聯網營銷環境對傳統營銷環境的影響。在目標市場營銷戰略方面,應加入的教學內容包括企業如何通過大數據對目標市場進行更加準確的細分,判斷顧客群體的行為偏好和消費需求,并為其產品與服務進行精準市場定位等。關于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可探討互聯網技術對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企業如何通過各類平臺提升用戶體驗,發展品牌策略;通過互聯網技術,更新產品定價方式;營銷渠道從線下走向線上,或者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打破地域界限,發展電子商務;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自媒體進行產品推廣、精準投放廣告等促銷方式。
3.2創新教學理念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獲取渠道,知識的獲取不再如以前那般困難。以往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知識的模式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受到極大的挑戰。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的主動性更強,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知識獲取的需求,所以迫切的需要新的教學理念,來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科學高效的指導。在職業院校的《市場營銷》教學當中,應堅持一切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將被動學習的模式轉變為主動參與教學的新興模式,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核心理念,促進師生思維的轉變。只有思維轉變了,才能夠引發人們行動的改變。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思維模式下,思維理念的轉變就顯得更加重要。
此外,還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積極的借助“互聯網﹢教育”的平臺優勢,把互聯網教學貫穿到職業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中去,實現師生之間的實時高效互動與交流,不斷的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推動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市場營銷》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制做成學習視頻,上傳到班級QQ、微信群中,供學生在線學習。對于不懂得問題,學生可以在各個平臺上進行交流和探討,在相互交流中接觸學習中的疑惑,幫助學生牢固的掌握《市場營銷》相關知識。
3.3多元化營銷教學方法
互聯網使得當前的教育形式多種多樣,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要多元化,而不能只是單純的講授法。現在90、00后的學生喜歡新鮮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如果教師只墨守成規就很難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市場營銷的教學方法可以借鑒歐美教師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主人,并通過移動互聯網例如手機里的某些教學APP相輔助,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用最合適的方式傳授他們最關注的學習案例和相關知識內容。例如,在市場營銷環境分析中,利用手機APP先進行學生調研,讓他們選擇他們最想了解的營銷環境要素以及最想看知道的幾個企業的案例以及自己最迷惑的和最想學習的知識部分。這樣,促使學生去預習,并對課堂有了期待。在課堂中,可以利用APP進行隨機分組,然后討論,并讓學生來展示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也可以學會團隊合作。
結束語
總之,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需要進行改革,從而為職業院校的課程改革賦予新的意義和社會價值。學校要從教學模式、手段等方面全面的推動教學改革,把最新的互聯網思維融入到我們的市場營銷課堂中去,引導學生用先進的互聯網思維去學習知識思考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珈瑤,葛洪英.“互聯網+”背景下國際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7,26(01):106-108.
[2]楊珩.“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改革探索[J].商業經濟,2017(06):64-66.
[3]張貴祥.雙創背景下的網絡營銷教學改革思考[J].電子商務,2017(06):80-81.
[4]張曉.“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12):79-80.
[5]李瑋.“互聯網+”背景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6,32(0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