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滋成
摘 要:本文將對我國在一帶一路下的未來經濟發展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為高中生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更好地理解一帶一路戰略。
關鍵詞:資本積累;一帶一路;經濟發展
所謂一帶一路戰略,指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簡稱,該戰略借助我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多邊機制和既有的合作平臺,發展經濟合作的良好伙伴關系。因此,我們高中生研究中國在一帶一路下的未來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優化發展模式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下,我國應優化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使經濟質量得以提高。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可以看出,國內經濟到了高增長變為中高速增長的一個調整階段,并且經濟發展模式到了依賴要素變為質量提升、技術進步的一個轉換階段,需要加強對微觀主體、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積累知識的重視,推動國內經濟穩定發展,這才是當前國內提升經濟質量的重點,全部經濟戰略、發展政策都需要緊緊抓住這些方面,一帶一路重要戰略也是一樣。不過,傳統發展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束縛、影響著我國當前和未來經濟的發展,采取一帶一路戰略時容易回到原來經濟發展的路線中。比如,部分政府出現了一帶一路戰略的理解偏差,將其誤認為是稅收、政策等方面的優惠舉措,沒有將一帶一路戰略當成推動改革與對外開放的挑戰與機遇,趁此機會開展大量投資項目,這種行為容易引發全新的形式主義問題。
二、增加知識積累
為了增強經濟發展優勢,我國要借助全球的價值鏈實現技術進步,不斷增加自身知識積累。從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經濟增長需要技術進步這一持久的動力,價值鏈生產需要將制度優勢、商務經驗、技術領先當作基礎。因此,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的技術進步、知識積累愈發重要。我國在上一輪開放經濟雖然通過產業轉移、技術轉讓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以后的發展仍然會有更大、更多的技術瓶頸,并且只會跟隨發達國家的發展腳步[1]。因此,我國要想走出全球價值鏈的最底層,應建立一個有中國引導的價值鏈,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知識資本積累。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便提供了不錯的發展空間與發展機遇,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我國既要做好知識積累、技術創新等軟建設,又要做好價值鏈互通互聯等硬建設,在管理經驗、發展研究、資本人力、制度規則、發展戰略等多個角度主導、攀升價值鏈。
三、增強全球意識
我國在未來經濟發展中,需要增強全球意識,用開發性的態度、思維尋求發展與改革。從當前國內發展階段、經濟總量等多方面不難看出,國內經濟到了中等收入轉變為高收入的重要經濟時期,具體表現為內化了制度與規則、創造力增長的動力、轉變了發展的方式等,不過,這類問題依然要借助我國的改革、開放才能夠解決。一般來說,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面臨制度、技術、市場等多種問題。其中,要想擴張市場可以借助創造產品、升級產品來進行,環境制約、資源匱乏可以借助貿易投資、技術進步來解決,貿易規則、技術進步可以借助制度進行保障。因此,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內化市場經濟的規則,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就要依靠改革,而國際競爭種種壓力、我國自身發展壓力都是改革的重要動力。當經濟發展至相應水平之后,勢必會對市場提出較高的要求,雖然市場的釋放離不開內需的擴大,不過擴大我國市場還和升級國內產業結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國還要面臨國際產業轉移、國外市場需要等問題[2]。由此可見,我國應借助轉移對外企業得到增長市場經濟所需的空間,這也是實現發展與改革的根本,利用對外投資實現經濟增長的推動、技術進步的促進、產業轉移的實施。
比如,義烏在我國是一帶一路重點貿易城市。近年來,義烏的對外貿易常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態勢,僅2015年進出口的總額便增長了百分之四十,這在世界貿易長期3%平均增長背景之下是一個亮點。從當地官員、商戶方面可知,義烏的小商品具備物美價廉的特點,和歐美的奢侈品牌有很大不同,適合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需要。最近,“義新歐”班列出現,并且已經行駛數百趟,義烏的小商品城還對“進口館”進行了開設,實現人們足不出戶購買多個國家一手商品,義烏真正得到了一帶一路的受益。
四、建立經濟制度
要想增強經濟發展優勢,就需要提高制度質量,我國產業轉移、對外投資等行為離不開一定的制度規范,這樣的制度應是以政策、環境、匯率、貿易、投資等多個方面為基礎的、適用于全球范圍內的治理規則,同時是以全球范圍內微觀主體的運行、生產為基礎的治理規則。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仍需進行經濟制度建設方面的努力。當前我國的產業專業、國際資本投資依然是靠著人力方面的優勢,管理優勢、技術優勢不足,大多進行對外制造業、工程投資的廉價勞動力生產,缺乏營銷品牌、技術轉讓的主導。由于國際上的經濟交往對于服務貿易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使得全球商業模式越來越多地涉及磋商機制、交易規則、市場契約等。通常來講,如果一個國家存在制度規則的優勢,那么就會獲得有力的國際經濟交往地位,并且契約制度越好、相關體系越完善,在價值鏈中就能進行更多的高增值活動。
由于一帶一路戰略目的在于讓我國經濟與全球經濟更好地相容,若不能取得制度上的市場機制優勢,那么在國際經濟市場中便難以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我國應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擴大升級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空間,利用改革與開放構建一個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經濟環境,從而實現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全面借助制度上的優勢增強自身軟實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研究我國在一帶一路下的未來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高中生應對一帶一路戰略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認識到一帶一路下我國只有優化發展模式、增加知識積累、增強全球意識、建立經濟制度,才能實現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雷,陳捷,趙子聰.“一帶一路”倡議與人民幣國際化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軟件的計量[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8,29(04):1-8.
[2]田益豪.“一帶一路”倡議下民族地區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基于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考察[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5(0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