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惠/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新圩司法所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新圩司法所堅持“主動創穩”,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的教育引導及幫困扶助,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新圩鎮安置幫教對象中監獄、看守所刑滿釋放人員占比約60%,司法所解除社區矯正人員占比約40%。由于大部分對象在進入安置幫教程序之前都是在轄區外服刑,為確保安置幫教對象100%無縫銜接,新圩司法所嚴格實行第一天見面制度。
司法所通過安置幫教信息管理系統核查,監獄、看守所部門對接,村居志愿者摸排反饋等程序,及時掌握轄區內安置幫教對象的數量和現狀,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安排工作人員及時跟進安置幫教對象信息,確保在其回歸社會的第一天“聽聲見人”。簽訂司法所、所在村居、家庭三方幫教協議書,明確安置幫教銜接方式、責任等。將沒有改造好的和“三無”人員列為重點幫教對象,落實“必接必送”,由司法所配合鎮政府工作人員前往監所接送幫教對象,實行“點對點”銜接;對一般幫教對象由親屬接回,聯系各村居安置幫教志愿者組織家屬到監所做好銜接工作,并通知幫教對象到司法所完成信息采集;對外地戶籍解除社區矯正的對象實行告知幫教,及時向其戶籍所在地司法行政機關送達相關文書,并在宣告解除社區矯正時通知本人主動聯系戶籍所在地司法所。

聯合社區志愿者走訪安置幫教對象
刑滿釋放人員陳某某到司法所報到的時間剛好是周末,工作人員放棄休息,告知其會提前到所里等待,使得陳某某一改不耐煩的態度,按時到司法所報到。交談過程中,工作人員耐心解答陳某某的疑惑,疏解其內心癥結,并幫助其規劃未來發展方向。陳某某非常感動,自此與工作人員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
抓住重要時期、重大節點及每月例行的矛盾糾紛排查契機,對轄區內安置幫教對象進行走訪,掌握轄區內安置幫教對象的情況。同時,采取村居干部入戶走訪座談,與社區民警篩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動態管理檔案,綜合評定風險等級,登記造冊。對存在易肇事肇禍風險隱患的人員,采取專班專人、專項措施、經費保障、互聯互通等舉措加強幫教管理。
刑滿釋放人員黃某某患有精神障礙,時常持械威脅過往的人群,具有較強的危險性。對此,司法所主動與其監護人溝通,將黃某某送入醫院進行治療,并牽頭實現由民政部門協調醫院減免其醫藥費,由低保及殘疾補助金支付其伙食費,保證黃某某能夠接受長期治療。針對以黃某某為代表的此類幫教對象,司法所與鎮綜治辦、派出所、民政部門、所在村居、醫院之間建立起協作機制,及時調整穩控措施,有效處置突發情況,防止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惡性事件。
安置幫教對象剛從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狀態中走出來,對司法所開展的幫教工作常有抵觸情緒、警惕心理。因而,打開幫教對象心扉,實現有效交流是安置幫教工作的首要任務。司法所通過熱線電話、專業心理咨詢等方式,及時解答安置幫教對象的疑問,疏導其心理問題,協助其進行生活展望和職業規劃,從而消除他們的戒心,使他們能夠認真考慮司法所的建議,配合開展相關工作。通過入戶訪談、舉辦專題講座、律師說法等方式,向安置幫教對象宣講形勢政策及法律法規,引導其遵紀守法,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同時與村居干部緊密聯系,定期召開座談會,進行走訪排查,了解安置幫教對象近況,及時解決其所涉及的矛盾糾紛,為開展安置幫教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優化再社會化方案,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從根本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司法所工作人員走訪刑釋人員
針對“無業可就”人員,司法所前期推出“就業超市”項目,結合“新圩小城鎮”建設規劃,與轄區企業達成人員招聘合作協議,在司法所公示招聘信息,錄用適合的安置幫教對象。今年,司法所進一步整合“就業超市”資源,建立安置幫教對象就業意向、職業規劃登記冊,重點關注待業人員。通過與鎮團委、民政部門、農商銀行溝通,明確安置幫教對象創業小額貼息貸款、資金補助等支持性政策的申請條件。通過與新圩鎮商會對接,與轄區企業洽商,建立安置幫教基地,組織專項技能培訓,拓寬待業人員就業渠道,加強對口企業人才輸送,解決企業“無人可招”、人員 “無業可就”的矛盾問題,提高就業幫扶的成功率。
為更好地解決“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等困難對象的實際問題,新圩司法所積極協調各部門落實現有安置幫教政策,通過多渠道,努力為困難對象爭取更多保障。通過向新圩鎮黨委、政府請示,將生活困難、患有嚴重疾病的對象納入鎮政府節日慰問困難群眾的“總盤子”,在春節前夕向困難對象及生活困苦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送去生活用品、慰問金。對于居住條件差的幫教對象,司法所積極協調村建辦、社會事務辦、國土所等相關部門,幫助符合條件的對象申請宅基地和保障性廉租房。
汪某刑滿釋放后,原住房過于破舊無法繼續居住,想申請廉租房,便向司法所求助。工作人員立即到汪某所在村對其住房情況進行調查,確認汪某符合申請廉租房條件后,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系,協助汪某快速取得危房鑒定書,并在規定期限內提交保障性廉租房申請材料。目前,汪某已經順利入住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