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劍,劉彬彬,王京育,徐云潔,魏 莉
(北京長征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隨著我國機電安裝行業的迅速發展,機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機電行業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機電施工機械的發展。良好的機械設備能夠帶動企業的發展,并且能夠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怎樣在機電安裝施工的企業中加強機械的管理,使機械設備的功能有效的發揮出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了可以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等工作,機電工程的機械設備管理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機械設備的管理就在于保證機械的狀態良好,降低機械設備的故障,增長使用年限,更好為項目建設服務。因此,做好機械設備的協調、統籌等方面的工作,發揮項目機械設備利用率并減少運行的維護成本,確保施工的質量等,可在一定程度為企業創造效益[1]。
新工程機械在第一次使用時,一定要進行跑合運輸或是一段磨合階段。一般來說,機電工程機械為磨合運轉至少要達到100小時以上,而汽車的磨合里程更是要達到1000公里以上,其負載要保證在80%以下。但是有的單位對磨合是不夠重視的,基本對機械的使用是未經過磨合其就開始投產,并讓機械處于在一個長時間的負荷狀態下,導致了發動機異常,而且長時間快速的、高壓力下運轉,導致了噴油器霧化不良、粘環、不可啟動等問題:磨合期內,不檢查機油平面和其它油面。
對于不合理的使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不遵守操作的規定、或是不根據規定來對機械進行使用,讓機械處于連續超負荷的情況下,這讓機械受到了嚴重的損壞。還有就是在施工當中,對工序安排不科學,沒有對機械工作創造出良好的施工條件。還有就是沒有經過及時的保養,未能更換各類芯片,甚至完全卸去濾芯。最后就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溫度對機械使用壽命的影響
一般來說,在提升保養、維修質量要注意以下幾個內容:一定要客服重生產、輕視維修等特點,日常的維護與保養是不可少的,一定不能帶著問題來運行;在未有場地、必要條件時,切記不有勉強拆修,所以不可保證修理的質量。同時,還要注意,折半時要對零件進行保管,在拆裝前后,零件要擺放整齊,要注意不可碰撞等;在拆裝時要根據一定工藝,先總成、后部件、再零件,同時要注意在拆裝的時候還要使用專門的工具,不可用重型工具進行敲打;最后要重視原件間隙的配合,在裝配間隙間不可有任何的改變,一定要根據說明書來進行拆裝,并注意在裝配后要做好試運行的運轉[3]。
潤滑油質量、數量對于機電工程機械的正常運行都有一定的影響,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內容:第一,在使用潤滑油時不分相應的型號,對這類情況所造成的問題很大,例如發動機燒壞、變速箱齒輪也有著嚴重的磨損;第二,同時在使用時對潤滑油時沒有根據說明書的要求來對潤滑油進行更換,不分時候,也不根據要求來更換并運用潤滑油,而這種都有可能造成潤滑油的變質、老化,加快機械的磨損程度;第三,使用質量不好或放了一段時間的潤滑油,在機件內未能形成油膜,因此起不了潤滑的真正作用。
一般來說,在封存后容易出現金屬銹蝕及機構內橡膠制品老化兩大問題。在管理中未能注意導致了零件的銹蝕,其斷面不斷縮小,強度也所降低。防止銹蝕的方法是盡量避免金屬零件與空氣的接觸。而老化的橡膠元件變質硬化且強度減少,出現裂縫、小洞,失去了彈性,而且使用年限也會大大減少。防止老化變質方法如下,盡可能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
為延長施工機械壽命,一定要堅持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管、包保養的制度,同時還要注意,機械操作工作人員要對機械進行掌握,明白機械的構造、原理、性能等,更要會使用、保養、修理等,只有正確使用機械并嚴格根據安全技術操作,并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的管理才可將操作者經濟效益和機械使用費聯系,加大對機管人員職業道德的培訓[5]。
很多施工單位對于機械保養有著很多明確的規定,但有的施工單位一到工期緊張的時候,因為任務重要的原因,很多會忽視工作的保養,都認為機械在正常運行,未有故障,無需停下保養。
維修工作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年限的重要組成,運用合理維修方法可有效延長機電工程機械的運用壽命。
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當前對機電工程機械操作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操作人員不單要明白機電工程機械結構的組成、性能、操作技巧等等,同時還要有相關解決故障的診斷力與維修力。操作人員良好技術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機電工程機械的利用率,最大程度避免因為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機電工程機械的損壞,減少機電工程機械的維修時間與周期,為企業打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設備管理部門一定要構建起全面的、相應的設備管理網絡,同時明確相應的責任,嚴格設備運用缺失和監督制度,對所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同時嚴格操作人員的持證上網的制度,定人定機管理責任制。
①加強人本管理是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的根本途徑。②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是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性能的重要途徑。③加強對于環境的管理。
工程設備管理、維修技術都是工程施工中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工程技術,其發展、創新更多的是依賴于多種學科的綜合、滲透等。工程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總結、探索,推進工程設備管理的維護技術朝著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等方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于長勝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