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買川貨·助脫貧——第二屆四川扶貧標識產品暨特色優勢農產品北京產銷推介活動”于2019年12月8-10日,在北京四川龍爪樹賓館成功舉辦。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尹力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李天滿介紹了活動情況,他表示,今年的產銷活動,堅持政府搭臺、產品唱戲、產銷對接、助農增收原則,借力首都市場資源,助力四川脫貧攻堅。
借力首都市場資源助力四川脫貧攻堅
與上屆相比,今年產銷活動的產品品種更全、品質更優、代表性更強。布展面積3000余平方米,各類展館展位80余個。全省21個市(州)全部參展,囊括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參展企業400余家,特色優質農產品2680余個,其中扶貧標識產品820余個,實現更大規模四川名優特新產品亮相京城。
產銷活動突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以市(州)展館為單位,重點打造“川貨精品匯”北京電商平臺,集中展示四川標志性名優特新農產品,進一步加強與工信部、商務部、工行、中電科等部委央企所屬網絡平臺的務實合作,著力實現優勢集成、平臺效應疊加,構建線上永不落幕的川貨產銷推介盛會。此次活動還邀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商務機構參加,推動“川貨出國門”,拓展境外市場。產銷活動期間,還同步舉辦了四川美食品鑒展銷、四川傳統和少數民族文化展演、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圖片展等系列活動。據了解,通過活動前期的宣傳預熱、洽談,四川21個市(州)企業與京城215家單位簽訂購銷合同67.9億元,其中扶貧產品43.6億元。預計產銷活動期間現場購貨人數將超過1.2萬人次,現場銷售金額將突破2000萬元。
南充現代農業精彩亮相
12月9日,更是舉辦了南充現代農業推薦會。2016年,南充市委響亮地提出“155發展戰略”,將現代農業納入“五大千億產業集群”,作為帶動南充經濟發展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
近年來,南充強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嚴格執行農產品生產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完善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建立生產檔案制度、產地準出制度和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2018年,南充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產值率先突破千億大關。
今年前三季度,南充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80.71億元,列全省第5位、川東北地區第1位,全市現代農業集群產值突破1012億元,同比增長9.7%。目前,南充正瞄準“中國晚熟柑桔之鄉”“全國木本油料之鄉”和“全國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目標,著力打造“西部有機綠谷”,迅速壯大晚熟柑桔、木本油料、生豬(蛋雞)等優勢產業基地規模,力爭到2020年,全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200億元。
此次“買川貨·助脫貧”——第二屆四川扶貧標識產品暨特色優勢農產品北京產銷推介活動,南充帶來了有機大米系、面條、面粉、火龍果、火龍果干、蜂蜜、柑橘、甲魚、紅薯、玫瑰等農產品十余種。